【
中國環保在線 新聞】為更好地解決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我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并進行了試點。然而,推行十幾年依然“原地踏步”,垃圾分類的難題該如何破解?其它國家又有何妙招?
垃圾分類面面觀:多國模式各有千秋
據中國之聲《華語廣播網》報道,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大約有4億噸,由此帶來的“垃圾圍城”、“垃圾上山下鄉”問題也日益突出。為更好地解決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我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并在一些城市進行了試點,遺憾的是,效果并不明顯。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印發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近日,央廣記者跟隨全國人大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走訪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發現一些地區已經在垃圾分類方面進行了探索。
在南京棲霞區東城世家小區,宋阿姨把平時收集的廢硬紙板送到由專業環保公司設置的臨時回收點。2.45公斤的廢硬紙板就折合成了相應的積分,宋阿姨在現場用積分兌換成了日用品。與南京類似,上海市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形成的“綠色賬戶”,同樣是通過積分兌換商品和服務的方式鼓勵居民自主分類。不過,“綠色賬戶”目前主要還是對居民起到引導作用,缺乏強制力。按照統一部署,2020年底前,我國46個重點城市城區范圍內將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分類制度也將于2020年在全國各城市全面推行。
推行十幾年依然“原地踏步”,垃圾分類的難題該如何破解?其他國家針對垃圾分類有哪些獎懲機制?推行過程中曾遇到過什么難題?解決的過程中有什么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日本:地方政府會向居民發放垃圾手冊垃圾分類主要靠居民自覺
日本以垃圾分類“細致入微”著稱。《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日本有的地區發放給居民的垃圾手冊中條款多達500余項,這樣認真分類、嚴格丟棄是一件繁瑣的事情,但日本居民都會自覺遵守規定,這與他們從小就接受環保教育有很大關系。
比如對垃圾的分類、如何減少垃圾等,很多才幾歲的孩子就記得非常清楚了,他們還會監督父母自覺遵守。很多孩子知道油跡太重的餐具要用廢紙擦干凈,以免很多油分進入下水道;喝完飲料會把飲料瓶的包裝撕下來放到不可燃垃圾里,飲料瓶放到回收垃圾里。不是大件的垃圾,如果沒有嚴格分類,收垃圾的時候也不會被發現,分類主要依靠自覺。
各個地方政府都會積極引導人們正確地丟棄垃圾,比如每個月會給每一家發放一張下個月的垃圾回收日歷,注明了每天回收哪些垃圾,以及常用物品的分類。這些分類垃圾被回收以后,會被分類處理,產生的效益成為地方經濟收入的一部分。如果不按照規定丟棄垃圾,不僅會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教育和周圍輿論的壓力,還可能受到刑事處分。
德國:垃圾分類制度嚴格 各州對亂倒垃圾行為有相應處罰標準
德國是世界上實施垃圾分類制度嚴格的國家之一,每家每戶門外都會放著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盛裝生物垃圾、紙質垃圾、塑料垃圾和無法歸類的剩余垃圾。垃圾清運機構會嚴格按照預先發放的時間表到居住區收集垃圾,居民需要按照垃圾桶容量的大小繳納垃圾處理費。那么,如果有人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會面臨怎樣的處罰呢?
據《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在垃圾清運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會采取抽樣檢查的方式打開垃圾桶蓋,檢查桶內垃圾是否正確分類。如果發現有亂扔垃圾行為會開出罰單。比如去年就發生過因裝塑料的垃圾桶內發現咖啡袋等雜物,整個單元樓的居民被罰款上千歐元的事情。而對于其他亂排亂倒垃圾行為,每個州都有嚴格的處罰標準,嚴重者甚至可被罰款數萬歐元。重罰之下,沒人敢隨意丟棄垃圾,所以在德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靠的不光是人們的自覺,即所謂“素質”,關鍵還是嚴格的保障制度和執法力度。
西班牙:堅持以教育為主貫徹實施垃圾分類 強制商家回收電子垃圾
旅居西班牙的《華語廣播網》觀察員張舜衡說,西班牙從推行分類垃圾至今不過20年的時間,但如今高達70%的垃圾得以回收處理,位列歐盟國家第二位,居民已經普遍形成了自覺將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張舜衡表示,圍繞推行垃圾分類問題,西班牙政府堅持以教育為主,特別是針對兒童的教育。此外,政府對于商家的垃圾回收要求也十分苛刻。
西班牙政府堅持采取以教育為主,警告和獎勵為輔等各種方式貫徹實施垃圾分類。學校里從幼兒園開始就貫徹垃圾分類的知識,家長在課后也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對于那些愛趁月黑風高亂扔大件垃圾的市民,政府如果有證據,會向其發送一封警告信。雖然沒有實際處罰,但還是有一定的書面警告作用。
除了對民眾耐心教育,獎懲分明之外,西班牙政府對于電子垃圾實行回收強化責任制。法令要求所有主要經營家電和電子產品的商家,必須向公眾提供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服務。對于長度25厘米以下的舊電器,無論消費者是否購買新產品,商家必須無條件同意收購。
俄羅斯:打擊非法垃圾轉存 垃圾清送劃歸地方公共服務領域并單獨清算
曾在俄羅斯留學的張舜衡透露說,雖然俄羅斯聯邦政府多年來沒有對垃圾分類實行有效的管控,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有所作為。
2017年夏天,莫斯科地方各組織、各部門聯動,執行一起名為“我是豬嗎”的突擊行動,國家行政和技術監察局打擊非法垃圾轉存。2017年,俄羅斯針對垃圾稅也進行了改革,將垃圾清送劃歸于地方公共服務領域,并進行單獨清算。收費標準不再按照房屋面積大小,而是按照登記注冊的人數。一些地區甚至開始借垃圾利用行業的經濟吸引力,制定一系列垃圾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比如位于伊爾庫茨克市郊外的一處垃圾填埋場,被修建得像城堡一樣,甚至還建了瞭望塔。再配有士兵、汽車和艦船裝飾,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認知。
原標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任重道遠 看各國如何破解垃圾分類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