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根據市場分析預測,2018年我國危廢的實際產量在1.18億噸,受制于處理率的低下,將有不少的危廢通過非正規渠道處理。存在巨大處理需求缺口的形勢下,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7%,部分地區處理企業開工率不足50%。大部分危廢處理企業危廢獲取渠道單一、危廢獲取量嚴重不足,常年處于吃不飽的狀態。
2018年實際產量1.18億噸 危廢處理仍存巨大缺口
一、危廢的產生量和處理量之間存在巨大缺口
2015年全國危廢產生量為3976萬噸,但是由于該數據來源于企業自主申報,明顯低于實際產生量。2007年危廢的產生量為4574萬噸,大幅高于當年《統計年報》所統計的數字1079萬噸。污染源普查公告的數字接近真實值,其與企業自主申報值得比值為4.24。由于2011年危廢申報下限由10kg下降至1kg,危廢當年的自主申報產生量大幅上升至3431萬噸,假設當年實際危廢增長率與前三年復合增長率相同,則當年實際估測危廢產量為7651萬噸,實際估測值與申報值之間比值下降為2.23,進一步假設此后該比例都相同,則預測2018年全國危廢的實際產量在1.18億噸。而行業內一般認為實際危廢產量在一億噸左右。
從處理量的角度看,2015年危廢處置量為1207萬噸,綜合利用量為2079萬噸,這部分危廢通過正規渠道進行了處理,并且數據相對真實。據此測算,當年危廢處理率為37.08%,也就是說全國還有5578萬噸的危廢通過不正規渠道進行處理。
全國工業危廢產生量(萬噸)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工業危廢處理量、貯存量及綜合利用量(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工業危廢處理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危廢跨省轉移限制加劇了處理能力區域不平衡,青海地區缺口大
危廢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低下。存在巨大處理需求缺口的形勢下,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7%,部分地區處理企業開工率不足50%。截至2015 年全國已核準危廢處理資質合計4500 萬噸,按照3200 萬噸處理量計算,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71%。大部分危廢處理企業危廢獲取渠道單一、危廢獲取量嚴重不足,部分企業產能利用率甚至低于50%,常年處于吃不飽的狀態。 危廢處理具有比較明顯的區域性特征。一方面由于危廢的長途運輸成本較高,危廢存在一定的運輸半徑,因此危廢一般采取集中處理和就近處理,轄區內產生的危廢原則上應就近送至當地的危廢處理單位集中處理。 危廢的跨省轉移目前還沒有完全放開。新固廢法雖然取消了危廢省內轉移審批的有關規定,促進了各省利用處理資源的市場化配臵。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省份之間產廢單位與經營單位信息不對稱、各地環境治理水平和管理要求不一、環境保護屬地化管理等諸多因素,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尚未取消、仍然采取審批制。但是由于目前審批流程復雜、耗時冗長;各省審批要求不統一且申請單位隨意變更危廢類別等問題的存在,我國危廢的跨省轉移目前還無法推廣。 從各省環保廳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各省危廢的產生量和處理能力之間嚴重不平衡,其中缺口大的省份分別為青海省(435萬噸)、新疆(229萬噸)、山東(204萬噸)、湖南(182萬噸)。此外有兩點值得一提,,這里所說的處理能力是指各省市核準的危廢處理量,與實際處理能力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危廢處理設施從建設到投產一般要兩年左右時間才能達產;第二,這里所述的產生量是仍舊企業自主申報的量,與實際量有較大差距,因此盡管數據上有些省份的處理能力大于其產生量,但實際情況可能仍不盡如人意。
各省市公布危廢產生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省市核準危廢處理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地危廢處理產能差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原標題:2018年中國危廢的產生量和處理量及區域處理情況分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