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社會對廢舊手機回收的關注早從數年前就已經開始,近年來更是不斷有報道表示,廢舊手機是“城市金礦”。但是就目前的回收情況來看,更多廢舊手機的去向不明,再利用也不夠徹底。歸根結底,光靠環保宣傳仍顯勢單力薄,對癥下“策”才能見實效。
廢舊手機回收積極性低 歸根究底原因在這里
中國逐漸成為世界上大的手機市場。而每年更新換代所帶來的廢舊手機數量也非常龐大,這也帶來了數量巨大的廢舊電子產品。然而,這些廢舊手機都去哪兒了?不少手機經銷商、甚至是便利店,都有直接回收舊手機的業務。“目前我國90%以上的廢舊手機回收是為了實現二次銷售。”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孫文平如是說。
其實,對廢舊手機回收的關注早在數年前已經開始,近年來,隨著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對廢舊手機回收的關注度更高。據稱,一般人約在20個月就要更換一次手機,而有些“手機控”更換得更頻繁,“手機銷量背后是大量廢舊產品”。如果用戶把二手手機賣給回收者,這些手機經過修理可能再次流向市場。“報廢的零部件也有人回收”,回收的價格卻偏低,就連銷售人員也不清楚這些報廢零件的去向。
而同時,廢舊手機又是一座“金礦”,就像報道中所言的“含金量超過金礦”,價值不容忽視。“僅從可循環利用的有色金屬角度看,一噸移動手機(除電池外)所含金屬有銀3.5千克、金340克、鈀140克、銅130千克,含金量超過了品質較高的金礦。”如果通過不正規方式回收處理,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是廢舊手機中所含的芯片、塑膠、元器件、金屬等,會對環境帶來危害。
據工信部統計,從2015年到2016年我國手機達到了13.06億戶,也就是說,一百個人里面就有95個人擁有手機,比往年提高了1部/百人,巨大的用戶量導致每年的廢棄手機高達1億部,但回收率卻還不到2%。“預計2020年我國手機理論拆解量可達4——5億部。”這些廢棄手機加起來能提取到1500千克黃金、3萬千克銀、100萬千克銅。
事實上,在全國不少地方都發起過類似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2010年搞的那次“綠手帕”手機回收公益活動,但多數都沒了下文。人們參與回收廢舊手機的積極性并不高,這主要是因為處理廢舊手機的方式,看來并不能令人滿意,除了擔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回收的價格也太低,對手機用戶來說,給的那點回收費可能還不夠送手機一個來回的交通費高。
廢舊手機的危害很大,對青少年、孕婦等群體尤其有害。而廢舊手機被隨意丟棄產生的環境危害,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手機電池一般用的是鋰離子和金屬氫化物鎳電池等充電電池,都含有汞、鎘、鋰、鎳、錳、銀或鉛酸,這些含有有毒物質的電池,對環境危害很大。研究表明,一塊廢舊手機電池可污染6萬升水。遺憾的是,僅是給用戶成天講這些,而忽視其自身的利益,就是把嘴皮子磨破,恐怕也無濟于事。
廢舊手機回收率超低,很容易習慣歸罪于消費者,認為他們缺少環保意識,缺乏循環利用廢品的意識,落后的消費習慣導致了資源利用率極為低下。這種判斷雖有一些道理,但并不全面。廢舊手機畢竟不同于普通垃圾,它們都具有一些經濟價值,因此,使用者想從中獲利的愿望不能得到充分滿足,對回收的積極性就不會太高。而使用者擔心的信息被泄露的問題還得不到解決,就更令其主動回收的積極性降低。而且,多數手機回收商目前毫無技術回收資質,也無信息安全承諾,這致使消費者想把自己的廢舊手機回收的愿望全無。
可見,提高廢舊手機回收率的關鍵,一是在于提高用戶的回收酬勞,二是保證回收后用戶的信息不被泄露。就是說,提高廢舊手機回收率,不能僅靠環保宣傳,必須把手機視為一個特殊商品,從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的高度,管理部門需要以投入專項資金、出臺相關特殊政策的方式,使越來越多的廢舊手機都能回收利用,這既能減輕環保壓力,還能提高資源的再利用率。
原標題:提高廢舊手機回收率不能僅靠環保宣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