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2月4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提出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的目標。雖然目前我國農村環境問題面臨諸多難題,但在中央高度重視下,未來有望實現“蛻變”。
中央一號文件再“點睛” 農村環境治理醞釀蛻變
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月4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到2035年,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到2050年,農村美的目標全面實現。
“山水田園相依,百姓安居樂業”,這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被賦予更多現代化的內涵。
一直以來,治理農村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一環。
現實難題
2017年2月,環保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顯示,目前我國仍有40%的建制村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78%的建制村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40%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未得到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可見,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依然突出。
而農村環境問題已經不僅僅是農村的問題,其影響遠遠超出了農村范圍。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導致了土壤河流的污染,許多河水的富營養化是因為農田里使用了過量的化肥,作物吸收不了的化肥隨著水滲透地下,流進江河湖泊,造成了水的污染。
此外,種植業大量使用農藥,養殖業大量使用抗生素,這些都危害了食品安全。農村的秸稈焚燒造成空氣質量下降,航空受到影響;北方農村冬季燒煤取暖,是霧霾天氣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已經刻不容緩。1月19日,環保部副部長莊國泰在湖南考察時也指出,要提高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大限度保留鄉土元素,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
未來探索
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新時代的鄉村自來水普及率已經提高到79%;通硬化路的村超過98%。不僅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曾經臟亂差的農村環境也在加速改善。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到80.4%,65%的村對垃圾進行了處理。
不管怎樣,農村要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面貌,需要在建設的同時,同步建立環境管理的長效機制,如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幫助農村建立垃圾清運、轉化和衛生保潔的長效機制,才能使硬件投入產生硬效果。
還要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方式,推行垃圾“分類分揀、源頭追溯、定點投放”,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
同時探索“積分兌換”“綠色賬戶”等激勵方式引導民眾參與,并將垃圾處理知識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題活動,擴大社會教育面,培養好習慣,構建共建共享的治理體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