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2017年,我國共計攔截了86.68萬噸“洋垃圾”入境。2018年,“利劍2018”聯合專項行動將“打擊洋垃圾走私”列為一號工程。海關總署、外交部紛紛表態,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業內人士認為,建立洋垃圾治理長效機制條件成熟,洋垃圾禁令也順勢倒逼循環利用產業的完善。
洋垃圾再遇“利劍” 環境違法須夯實法治壁壘
2017年,我國洋垃圾查證行動可謂大獲成功。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全年共攔截了各類“洋垃圾”86.68萬噸,為“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截至目前,海關部門已經對2017年申領《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所有廢五金加工利用企業展開了專項行動。廣州、南京、長沙、廈門等多地均發現了違法案件,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表示,將繼續推進專項行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拒“洋垃圾”于之外。
而繼“利劍2017”之后,“利劍2018”聯合專項行動也在近日正式公開。海關總署確定了新一年的5個重點領域,其中“打擊洋垃圾走私”被列為一號工程。根據總體規劃,2018年,海關部門將加大監管力度,狠壓“洋垃圾”走私冒頭趨勢,打贏生態文明建設標志性攻堅戰。
不僅是海關總署,我國外交部針對固體廢棄物進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也作出了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所以要堅定不移地打擊洋垃圾走私。
洋垃圾禁令一出,我國對國內再生資源可替代的固體廢棄物進口政策收緊姿態已然明朗。如今,海關總署和外交發言人的回應也進一步表明,保護國內生態環境,也要從拒絕海外污染入手,打擊洋垃圾走私行動是重要環節。
業界人士指出,全國海關嚴打固體廢物走私,取得了顯著進展,不過仍要繼續關注,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從這個角度來看,專項治理猶如“一陣風”,如果想要追根溯源,還是應該提高“違法成本”。也就是說,洋垃圾走私暴利也不能掩蓋其需要付出的代價。
與此同時,洋垃圾走私治理牽涉的部門較廣,點多線長,這一直是治理的難點所在。因此,部門聯合作戰,跨省跨區圍剿,形成執法溝通和共享機制,加強各部門的聯動性,才能始終維持洋垃圾走私打擊網絡的密不透風。
此次實施洋垃圾禁令,很多上的媒體都在報道,不少洋垃圾輸出國都進入了“捉襟見肘”的狀態中。但是反過來看,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也是在為環境保護事業做貢獻。資源再生巨頭德國歐綠保集團就說道,中國洋垃圾禁令為循環經濟打開了一扇大門。
曾經讓垃圾“漂洋過海”就算處理掉了,現在卻有大批固體廢棄物無處安置,這就是一些西方國家面臨的囧境。所以說,我國在幫扶國內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倒逼海外一些國家完善固廢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廢料收集和資源化的進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