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從現階段發展環境上來看,我國儲能產業迎來了政策、技術、應用模式的多重利好。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以清潔能源為支點,以靈活布局為導向,儲能應用全域開花勢頭迅猛。
加快“產學研用”步伐 儲能與新能源碰撞火花
2018年5月19日,“第八屆中國儲能大會”在深圳召開,進一步探討了儲能技術安全性、資源再利用、市場機制建設、電網規模化應用等相關問題。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表示,2018年有望成為中國儲能產業爆發的“元年”。早在《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就已經指出,要加快推動先進儲能技術應用。
日前,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8》進一步用數據證實,2017我國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超12萬千瓦,同比增長16%,預計短期內還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由此可見,儲能產業現階段的發展環境是非常友好的,能源供給側改革為其帶來了更多深度挖掘價值的可能性。無論是政策上的支持,還是應用領域的擴張,以及清潔能源與儲能雙向疊加的需求,都預示著商機無限。
業界已經開始預測,樂觀的情況是,到2020年,我國儲能市場就能達到千億臨界點,保守估計,這個節點也不會超過2025年。相對而言,儲能產業開端不錯,潛力估值也很可觀。
當然,儲能產業支撐力強勁,市場機制尚未成熟,提高產業集中度,夯實研發基礎,并且加快創新步伐,增強核心技術實力,轉“優勢企業”為“企業”是關鍵。站在“拐點”上,儲能產業更要步步為營。
專家建議,儲能行業可以從幾個方面尋找突破口,包括:儲能與新能源并網業務、儲能在微電網中的應用、儲能與智慧能源的接駁、儲能與分布式能源的合作、儲能在民用市場的應用擴張等等。
下一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布局,將被提上日程。另外,儲能與清潔能源的相互加成,未來有望成為儲能產業直接也重要的應用領域。
就以“光伏+儲能”為例,一方面儲能應用的拓展能夠增加光伏產能消納路徑,盤活光伏發電市場;另一方面,光伏項目與運營的加入能夠在儲能商業化層面鋪開應用,并且實現未來附加值的搶先植入。
實際上,光伏行業除了添加了分布式能源模式這個增長極之外,儲能也被公認為下一個光伏新盈利模式。尤其是,“光儲一體化電站”的試水已經初步見效,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結合有了更成熟的發展體系,三面發力更顯后勁十足。
此外,隨著特斯拉推出全新大型Powerpack儲能項目,總功率輸出可達18MW以上;鉛炭電池與太陽能發電系統聯用技術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國大規模用戶側分布式儲能項目落戶鎮江新區……儲能應用落地開花,勢不可擋。
政策、技術、應用,儲能產業發展各項條件均已上線,商業化推廣在靈活模式的布局下逐漸走向小高峰。潛力可期,爆發在即,這就是儲能產業的真實寫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