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由于需求端的強勁增長,天然氣在今年采暖季仍將維持高景氣周期。公開資料顯示,僅在2018年上半年,天然氣整體價格水平相較于去年同期呈現出大幅增長,“淡季不淡”的行情也預示著其天然氣市場逐步買入了新一輪發展格局。
雖然處在傳統消費淡季,距離冬天采暖季用氣高峰還有一段時間,但天然氣的保供措施已緊鑼密鼓地實施起來。為了增加天然氣供應,“三桶油”正積極備戰即將到來的消費旺季,建立上游企業互?;スC制,共同研究多氣源用戶冬季供氣方案。同時,從氣源供應、儲運設施建設,到加速形成互聯互通機制等方面著手,保障冬供。
中國對天然氣需求的激增主要緣于政策引導。在頂層設計強調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當下,2017年初起,針對北京、天津和周邊26個城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紛至沓來。這其中,針對除電力部門以外的煤炭用量,力度。另據測算,居民使用天然氣可以節約50%-60%,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增加黏性,避免電代煤的不徹底和改而不用的尷尬情況。受“煤改氣”及清潔取暖政策影響,工業用戶和居民用戶提升了天然氣用量,加之采暖旺季的季節性波動影響,天然氣的需求在當年冬季達到。
隨著環保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將快速增長。僅在過去的三個月里,全國月均天然氣消費量超過287億立方米,并一度接近往年旺季消費水平。國內券商預計今年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2800億立方米,而從供給端來看,預計國產氣開采量有望達到1497億立方米。由于今年以來國內天然氣供應一直吃緊,對于中石油價格新政中的漲價幅度,各地已經無暇顧及,在冬季用氣協議談判中紛紛“只要量、不談價”。
“到2020年甚至2021年國內天然氣供應將持續緊張”已成業內共識。按照能源署發布《天然氣市場報告2018》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到2023年天然氣進口量可能達到171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的快速增長無法滿足更快的消費量增長,除了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增加LNG進口仍是保證冬季天然氣的主要措施。
由于經濟以及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驅動,處于產業快速發展期的天然氣成績喜人。從2004年到2017年,消費增量每年達到15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接近15%。但截至2017年底,中國天然氣干線管道里程超過70公里,僅相當于美國的13%左右,而管網負載程度卻近似于后者的兩倍。此外,儲氣能力嚴重不足,我國地下儲氣庫只有全國表觀消費量的3.04%,導致天然氣保供非常之難。
一方面,中石化、中海油近期也都加大了天然氣進口力度,進展緩慢的儲氣庫調峰設施建設也在今年加快了步伐。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0%,到2018年這比例已達45%。另一方面,為應對未來天然氣供應方面的不確定性,地方燃氣企業也在加快資源保障和儲備能力建設,上海計劃繼續擴大洋山和五號溝接收站的儲氣設施規模。
2018年,是天然氣產業深化改革之年,也是天然氣的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攻堅年。如何充分利用好現有設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已成為上游供應商的核心關注點,其中飽受關注的是LNG接收站的第三方開放。近日多個消息稱,油氣管網獨立方案將在年底前取得實質性進展,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將從“三桶油”中分拆出來,組建新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
按照目前天然氣開發增產的態勢,接下來在2019、2020年,雖然“煤改氣”采暖用氣增速會大幅放緩,但工業“煤改氣”上行空間依然很大,發電用氣增量也將很可觀。同樣可以預見的是,在“三桶油”多維度保證供應的實施下,預計今冬明春的天然氣或將明顯好于去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