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特斯拉股價開盤再次大跌逾10%;“北汽藍谷600733”在A股復盤,國內新能源車企們,你們準備好了嗎?燃油汽車的多事之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之機,國內外資本的混戰加劇了產業格局的不確定性。“重置”不等于歸零,也可以代表破繭而生。
特斯拉卷進信任危機,作為美國電動汽車品牌,被貼上了純電動“豪車”標簽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其動態成為近一段時間車市的焦點。外媒消息顯示,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特斯拉股價開盤再次大跌,跌幅逾10%。
此前,關于特斯拉是否將私有化的問題就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結果尚不明朗,不過特斯拉在該事件中受到的影響是否會動搖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呢?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爭奪基本白熱化,沒有誰無法被取代。
一如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北京設計周上推出全新品牌ARCFOX,就顯得信心十足,挑戰特斯拉的戰意洶涌。以“生而破界”這樣的品牌理念為基礎,緊接著就是一步步打造“中國好的純電動汽車”。
恰逢“北汽藍谷600733”在A股復盤,北汽新能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更加引人關注了。據了解,“北汽藍谷”代表登錄A股市場的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盡管復盤遇大跌也要考慮其復盤前的股價高位以及第二日開盤漲停的事實。
燃油汽車的多事之秋,恰恰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催化劑。嚴的國六標準來勢洶洶,并且也鎖定了2020年這個節點;藍天保衛戰順利達成目標,三年行動計劃接踵而至,汽車尾氣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成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
交通結構面臨大調整,燃油汽車上路限制多,重點路段有嚴格的監測和管控;節能減排呼聲漸高,燃油車禁令日程表相繼公開,清潔能源化是大勢所趨;公交車、物流車、政府用車、出租車等領域展開了新能源汽車更換,私家車的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凡此種種都在提醒人們,新能源汽車將占據的是汽車產業的未來。而更多的,車企開始考慮,如何在后補貼時代,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混戰中成為“剩”者。
眾所周知,特斯拉是以純電動汽車業務起步的,但是寶馬、奔馳、奧迪、保時捷、捷豹路虎、法拉利等重量級傳統汽車制造商,是中途入局的。新能源汽車的發條收緊,其發展形勢在幾乎所有汽車廠商被卷入其中后已經毋庸置疑。
與其顧慮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和普及率這樣的問題,不如更多關注產能嚴重過剩下有多少企業能“站”著看到結局。人們總說市場飽和,依賴補貼,沒有核心技術,缺少服務,售后令人擔憂,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不去談論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少,而是去追求能拿到多少,這就是業內所說的搶占制高點,化挑戰為機遇。高風險與高收益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仍不夠完整,整體創新力不足,跟風現象嚴重,產能缺失,都需要重整資源。
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品質、品牌、外觀、價格、內飾、售后、動力電池更換、二手車交易、4S服務等都將成為可對比項。與傳統燃料汽車相比,不靠補貼、綠牌、非限行這樣的政策紅利,真正掌握吸引消費者的主動權才是根本。
雙積分制推行之后,截至補貼徹底消失,無異于一場針對新能源車企的“大考”。什么時候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能超過燃油車?專家保守估計,大約是在2025年至2030年。
我國有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的支撐,有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熱情參與者,有短期和長期的政策利好。從兩方面來看,這會加大對外資的吸引力,但同時也不失為激活本體競爭力的有利條件。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能動性強,跟上多元化、化和高質量的競爭形勢。一如北汽新能源,連續5年銷量位居國內純電動汽車,自主研發掌握了的三電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發展品牌戰略,其經驗值得國內汽車廠商借鑒。
經歷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低谷,經歷了新能源汽車產銷的繁盛,經歷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經歷了新能源汽車的國內外資本“混戰”......按下“重置”鍵,去遇見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