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從《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執法的意見》到《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汾渭平原已經成為空氣質量改善的下一個焦點城市群。
近期天氣轉涼,很多人喊著,好像一下子就從夏天進入了冬天,寒風瑟瑟。2018年進入尾聲,又是一年供暖時,我國繼續推行清潔供暖概念。而且,不僅京津冀和周邊地區仍是今冬強化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汾渭平原也上榜了。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才在公開場合表示,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不利于冷空氣擴散南下,要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效,謹防空氣質量反彈。而早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汾渭平原就被劃為了重點。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都是重點區域,要堅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等,抓好聯防聯控和冬季污染防治。
具體而言,要制定汾渭平原秋冬季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突出鋼鐵、火電這樣的重點行業監管,突出“散亂污”企業、柴油貨車等領域的監管,突出強化聯合執法、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緊接著,《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就印發了。
根據該文件,在2019年3月31日前,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要下降約6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也是差不多6個百分點。文件要求,從工業污染源、“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排污許可證管理、清潔取暖、散煤煤質監管、鍋爐綜合整治、機動車超標排放、車用油品監督管理、揚塵、秸稈焚燒、錯峰生產等各個層面著手。
除了指導性文件的下發,汾渭平原還是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的重點區域。據第二階段強化督查傳來的消息,汾渭平原11城也是藍天保衛戰主戰場,90個督查組進駐,針對工業爐窯、揚塵治理、“公轉鐵”實施、環保管理等內容一一審查核實。
近年來,汾渭平原環境質量問題較為突出,反彈現象頻現。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汾渭平原多個城市大氣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PM2.5、PM10、臭氧等指標有明顯上升趨勢。因此,為確保汾渭平原順利完成2020年的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目標,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派駐環保督查是一部分,勾勒和完善網格化監測管理體系也是一部分。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執法的意見》,深入實施“千里眼”計劃,將熱點網格監管范圍擴大到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實施群眾關切問題預警督辦制度赫然在列。
隨著秋冬供暖季的來臨,如何擴大清潔供暖覆蓋面,實施散煤替代方案,成為焦點。上述訴說,汾渭平原的冷空氣擴散不易,此類氣候在供暖期加劇了大氣污染的風險,因此煤改清潔能源的推進工作刻不容緩。
依“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汾渭平原需要提前制定清潔取暖和燃煤替代清單,并且摸清城鄉供暖情況以及相關工作的落實情況。加大散煤排查力度,嚴格淘汰燃煤鍋爐,發展多元化燃煤替代模式,以達標排放和清潔供暖為核心要求切實抓好大氣污染預防工作。
總體而言,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重要性和緊迫性都有所凸顯,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之后成為另一個執法督查焦點。值得一說的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探索和積累的污染治理、聯防聯控成功方案與經驗能夠為汾渭平原添加更多可鑒素材,助力相關工作展開。
至此,汾渭平原在“散亂污”企業排查、落后產能淘汰、能源消費結構升級、環境監測網絡架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應急預案啟動等各方面,都有望看到更多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