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千軍萬馬下海南,90年代初的場面,會不會再一次出現?海南自貿區方案公布了,這是貨真價實的官宣,立即有人喊出了“北雄安,南海南”,名之曰:本屆政府兩大的區域經濟戰略。
這邊,中美貿易戰還在如火如荼,“開放”成了知識界為擔心的話題。
這個當口,海南自貿區上路了。
自貿港
海南要全面開放了,那是怎么個開放法兒?
4月,已經明確了方向,海南要建自貿港,在全島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
但是,轉口貿易,加工制造,都不是海南的重點,重點是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旅游業自不必說,海南早已是旅游天堂,旅游島的定位已經很多年了。
雖然不搞轉口貿易,但批發和零售業一定持重,對比另一自由貿易港上海,海南的批發和零售占GDP的比重還相對較弱,發展空間也更大。
四月份的意見提出,海南要取消或大程度簡化港區貨物貿易管制措施,大限度簡化通關程序。
簡單來說,大開放的指向,將海南成為“人流、物流和商流交換的所在。”
由自貿區而自貿港,海南的未來,是在廣袤的南海上,成為一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貿易中樞。
阿聯酋,是中東乃至經濟有活力的國家之一,迪拜作為海灣地區的貿易、航運、金融、物流和科技中心,之所以有強勁的增長動力,就是因為自貿區。
今天,當中國商品的出口遭遇到歷史性危機,應該借由自貿區,推動商品和資本雙向開放:
讓國內的資本要素走出去,也讓國外的投融資者走進來,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化程度。
海南板塊
按照方案,海南要著力發展產業: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互聯網、文化、維修、金融、航運。
這些領域,無一例外面臨著與世界深度交互的課題。
可預見的是:基建、港口、航空建設,是先期的“重中之重”。
相比于其他省份,資本市場的海南板塊,目前還比較弱小。在A股市場上,海南共有30家上市公司,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資產總計4345億元。
資產規模大的,當然要數海南航空。
不過,海航集團早已不是地方航空企業,而是囊括航空、酒店、旅游、物流、金融、商品零售、生態科技等多業態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從企業屬性上看,海南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達到16家,超過上市公司總數的一半。另有7家地方國有企業,3家中央國有企業,以及極少數其它類型的企業。
海南概念股的輪受益者,集中在生態園林、旅游、本地建材、港口及航空及稅收優惠等五大細分領域。
海南瑞澤、海峽股份、中國國旅、海南高速、海南橡膠,作為海南概念股,已經分享到了這樣的政策紅利。
民營企業構成海南上市公司的主體,具有較強活力。
從上市的板塊來看,海南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鈞達股份、雙成藥業、海南瑞澤、海峽股份4家,創業板公司則只有普利制藥、神農基因、康芝藥業3家。
海南自貿區作為第12個自貿區,大的特點是“大”,海南全域被納入自貿區,海南一夜之間由“小”變大,從小省區變身為大的自貿區。
海南的腹地,還有巨大的開發空間。
目前,海南的上市公司集中在??诤腿齺?,島內的區域經濟發展也不平衡,新的開發政策,將讓被忽視的地方成為熱土。
綠色發展
海南自貿區排在首位的建設宗旨,是生態文明。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生態一直是立省之本。
1999年,海南在中國建設生態省,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確立生態宜居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考驗政府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高速增長的時代,海南也曾爆發過紅樹林大面積死亡的事件,而大量房地產開發項目,也引發了對于海岸線資源保護的質疑。
在探索過程中,海南建立了“島長制”、“灣長制”、“河長制”等手段,全省已經取消12個生態敏感區市縣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打籃球”與“踢足球”分場比賽。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后,海南停止了生態核心區的房地產開發,新批填海土地,嚴禁用于開發商品住宅等措施。
近,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重組完畢,海南“大環保”格局形成,整合了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多個部門的職責,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近,海南的產業園區,已推出“產業負面清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確保生態質量“只升不降”。
海南自貿區要以生態文明統攝大開放,肩負著將“綠色發展”從口號落實為行動。
對于生態環保產業來說,伴隨著海南的大開發與大發展,必將贏得多重發展機遇。
以建設生態小鎮為主業的棕櫚股份,已經進入海南市場多年,中坤黃嶺是代表性項目,成為其與海南農墾合作的鄉村振興示范性項目。
另一只布局海南的環保股,是鐵漢生態,三亞市海棠灣海邊慢行棧道—濱海生態景觀示范段工程,就是鐵漢生態的代表性項目。
……
或許,新的“萬通六君子”,已經在這個歷史拐角處蓄勢待發。
來海南淘金,下一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