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在日前重慶召開的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會上,潼南、銅梁等20個區縣,分別就重慶區域內的瓊江、臨江河等10條河流現場簽訂協議,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重慶處于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國家重要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庫,承擔著保護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的重大職責,在長江流域乃至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肩負重大使命。在市財政局負責人看來,此次簽約,是重慶加大財政制度供給,力構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力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邁出的又一大步。
今年2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在重慶召開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暨推動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工作會,永川、璧山、江津3區在會上簽協議,在璧南河建立流域橫向補償機制。5月份,重慶市發布建立流域橫向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開啟“加速度”。
該負責人介紹,流域橫向補償作為激勵約束相結合的引導制度安排,目的是讓生態受益地區對生態保護地區付出的保護成本、機會損失和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給予合理補償,使其不吃虧能受益,同時讓污染地區補償污染承受地區,彌補其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成本,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環保法制原則。
重慶方案明確:以各流域區縣間交界斷面的水質為依據,達標并較上年度提升的,下游補償上游,反之,則上游補償下游。補償金以每月100萬元為基數,并鼓勵區縣采取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多種方式實施橫向補償。
對于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設,重慶的態度是舍得獎、嚴厲懲,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既獎早建,對今年10月底前建立補償機制、簽訂3年以上補償協議的,一次性獎300萬元。又獎協作,對上下游區縣建立流域保護治理聯席會議制度、聯防共治的,一次性獎200萬元。更獎成效,對上下游區縣有效協同治理、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市級轉移支付傾斜。同時,對補償機制建立滯后的區縣,市里以考核基金的形式加以調控,水質超標的,市級相應扣減考核基金,并納入兩級財政強制清算。
“機制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是明顯的。”市財政局介紹,以璧山區為例,該區正采取組合措施提升境內流域水環境,兩年內將整治工業污染源1600多家,關停不能達標的企業和治理無望的企業;升級改造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確保出水穩定達標排放;整治山坪塘水庫,并加強對農藥、化肥施用的指導和管控。
按重慶計劃,2020年前,全市19條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且跨2個或多個區縣的次級河流全部建成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經過兩次集中簽約,目前還剩小安溪、阿蓬江等河流未建橫向補償機制。市財政、環保等部門正采取措施,爭取年內簽訂協議。
原標題:重慶再建10條河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