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名家論談】10月26日,在江蘇鹽城舉辦的“2018中國鹽城綠色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以《激揚創新 擁抱未來》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向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參會嘉賓,分享了他對中國環境產業創新與未來的思考。
基于創新才有健康發展
在去年9月,趙笠鈞在鹽城提出的“制度創新下的毒資產”和“政策驅動下的市場斷崖”兩大問題,已成為今年環境產業遭遇的現實。“今年環境產業的發展受到去杠桿和規范PPP業務雙重的影響,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趙笠鈞指出,PPP之所以出現毒資產的問題,是因為沒有充分發揮專業的力量來解決或提供更有效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而是片面強調資本方面的優勢,從而使得許多項目質量不佳。隨后長達六個月的PPP項目清理整治,加上去杠桿的壓力,造成了高歌猛進下的“行業之殤”。
當前,整個環保行業到底是冷還是暖?趙笠鈞表示,產業的發展不應依賴政策的推動和催逼,只有基于創新才會有持續的進步,行業才能實現健康的發展。
產業方向要緊隨國家戰略
“國家的需要就是產業的擔當,就是企業的發展方向。”趙笠鈞認為,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對于未來趨勢的判斷,一定要結合國家戰略的需要。只有把握趨勢,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在機會的牽引下陷入困境。環境產業應當關注未來的方向,可以從生態環境部機構變化當中尋找指引。
今年兩會后,環境保護部更名為生態環境部,環境產業從末端治理放大到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性,未來要關注整個生態體系的問題。不久前,生態環境部進一步具體出臺了關于確定本部職能、機構和人員的“三定方案”,體現出將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能更多定位為“監督管理”污染防控行為,將企業作為防治污染環境職能的責任主體的思路。
“生態環境部更加強調監督職能后,我相信可以更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來解決問題。”趙笠鈞認為,當前的環保督查更多是運動式的,未來一定要通過技術進步對環境監測體系進行升級。過去環境企業更多關注工程性的末端治理,缺少可以標準化、規模化、批量化的產品和服務,這恰恰是限制環境產業發展的瓶頸。在環境服務方面,未來在綠色制造、綠色消費方面,環境企業都還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以環保新場景激揚創新力量
當前,中國面臨著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信息安全三個挑戰,需要深刻展開城鄉空間價值的重構、資源結構的優化、產業結構的升級,而在這個新趨勢中,環境產業扮演著重要角色,理應以自身的生長和進化有所擔當。
“博天環境正在以新場景倒逼自身的生長與進化,并從技術、產品、服務、模式及供應鏈五大維度全面展開創新。”趙笠鈞分享了博天環境結合國家發展趨勢提出的“333”實施計劃。其中除了將傳統主營業務升級為“工業強”+“水務優”+“生態美”,還包括針對集成電路產業、雄安新區生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提出的“翔龍計劃”、“雄獅計劃”和“戰鷹計劃”,以及在土壤修復業務、環境監測與智慧環境業務、核心產品力打造等新增長點上的業務布局和拓展。
在新場景下,比如為芯片等核心電子產業的環境服務中,提供超純水等整體水環境配套的企業在范圍內都。“與這類產業的同行,將更好地激揚企業的創新”。趙笠鈞談到,近期,博天環境成功攜手少數能為半導體企業提供高質量超純水和廢水處理等綜合服務企業之一的高頻環境,共同肩負起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責任。
“今天的問題就是昨天的解決之道,今天的解決之道可能會帶來明天的問題。”趙笠鈞表示,更多新場景下不同的應用,會倒逼我們對不同問題的思考,企業的競爭力的提升就會更好,產業的發展也會更健康。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每天都在面對不一樣的變化,需要產業的每一個人激揚創新,擁抱未來。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中國更美麗,讓世界更美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