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上市企業】今年以來,環保督察保持著的高壓態勢,危廢非法處置渠道遭受重拳出擊,危廢量加速暴露,行業處置能力嚴重不足等短板充分暴露,產能供求關系非常緊張,各地無害化處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危廢行業整體景氣度高漲,行業正處在巨大的發展機遇期。
同時行業的強監管,使得危廢處置成本上升較大,以及不少實力強大的資本,紛紛快馬加鞭進入危廢市場,行業正處在一場項目資源的爭奪期,對于公司來說,亦面臨著挑戰。
股權方面,隨著創始人張維仰股份的轉讓,基本已經塵埃落地。東江已由民企徹底變為廣東國資委控股,和江蘇國資委參股的股權結構。長遠來看,兩地國資委共同的東江,將在項目獲取、推進項目進展、政策等方面,對公司產生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公司原創始團隊大部分高管的離開,短期對公司來說,還是會存在一些影響。考慮到東江所在的危廢行業,不是完全由人才和技術驅動型的,更多的是資源或項目依賴型,公司的項目是帶不走的。
此外,據了解目前總體上東江的中基層人員的穩定性還是非常高的,同時公司也正在積極完善和實行市場化薪酬制度。因此,公司高管的調整和少量人才的流動,不會對公司的整體經營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綜合來看,公司作為危廢細分領域,國企背景深厚,依靠行業本身深厚壁壘,經營資質齊全,項目運營經驗豐富,儲備項目充足,未來兩三年,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新舊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提升等,初步預計公司將保持歸母凈利潤至少20%以上的增速快速發展。
10月24日晚,東江環保正式發布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73億元,同比增長14.49%,歸母凈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14.21%,扣非凈利潤3.58億元,同比增長11.55%,業績基本符合公司半年報時給出的指引,偏向區間上限。
分季度來看,公司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收8.11億元,同比增長7.18%,相較二季度營收增速出現放緩。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影響,首先,是由于受到項目產能的限制,今年環保督查高壓態勢明顯,危廢處置企業同樣受到嚴格監管,處置量方面,公司上半年單個項目產能消耗較多,導致三季度剩余產能空間有限。
之前公司也表示正在向當地環保部門申請額外20%的處置資質,但據了解申請額外處置資質,所走的程序及材料與項目初次申請處置資質時一樣,因此預計審批需要一些時間。
其次,資源化利用板塊收入與銅價密切相關,而銅價在二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10%,但三季度單季同比卻是小幅下降的,因此分季度看來,三季度單季的營收增幅是低于二季度的。
此外,項目投產進度方面,去年新增項目中對收入貢獻較大的珠海永興盛、湖北天銀等均于上半年才投產,導致2017上半年有效產能基數較小,而2018年新項目大多于下半年逐步建成,而后經過調試、投產等,產生的營收增量將主要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體現出來。綜合以上因素,對三季度單季的營收增速造成了波動。
毛利率方面,東江前三季度整體毛利率為34.67%,同比下降1.49%,其中三季度單季為32.74%,環比下降3.09%,可以看到,今年在環保督察持續趨嚴的情況下,整個行業處置成本都在上升,東江的成本自上半年以來,也還處在上升過程中。
成本的上升一般來說,包括嚴監管后尾端排放標準提高,尾端處置所需燃料等勢必會有所增加,燃燒更加充分,此外在新設備或設備改良方面,也是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報告期內,公司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應收賬款期末與期初基本維持,周轉率也較去年同期明顯提高,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加快,同時存貨較期初也是微幅下降的,對公司營運資金占用方面的改善比較好。
此外,結合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的情況看,公司預收款項達1.32億元,處于近年來好的狀態,也側面反映出行業的景氣度非常高,因此應收賬款明顯改善,以及預收賬款的增多,使得公司擁有非常不錯的現金流,這在環保行業中都是的,當然這也與危廢行業的特性相關,一般是先收取客戶危廢處理費,而后才進行危廢收集和處置,在今年如此緊張的環保形勢下,行業表現更是緊俏。
甚至據相關媒體報道,如廣東東莞地區的部分工廠,危廢成為企業負責人頭疼的難題,工廠里一邊是危廢囤積如山,一邊是危廢處置企業訂單滿滿,可想而知,目前市場供需情況還是非常的緊張。
費用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的期間費用率為18.45%(加回研發費用),同比減少0.89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80%,連續幾個季度小幅增加,與公司之前提到的加強資源化利用產品精細化營銷符合;
管理費用率為12.41%,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公司繼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內部運營管理的效率;財務費用率為3.25%,整體負債率為52.72%,繼續微幅下滑。
公司前三季度凈利率為15.08%,三費的下降也使得公司在毛利率下降的情況下,保持凈利率同比僅微幅下滑0.09個百分點,終使得凈利潤增速與營收增速基本持平。
股權方面,隨著創始人張維仰股份的轉讓,基本已經塵埃落地。東江已由民企徹底變為國企控股,廣東國資委控股,和江蘇國資委參股的股權結構。
其中江蘇國資委,近期提名兩位新董事進入董事會,準備接任已離職的原總裁李永鵬和董事張凱,11月份股東大會通過后,江蘇國資委將在董事會中占據2席。
此外,東江副總裁級別的原創始團隊管理層,至此為止,大部分已離開公司,短期對公司來說,還是有一些影響。
但長遠來看,兩地國資委共同的東江,將在項目獲取、推進項目進展、政策等方面,對公司產生積極作用,廣東和江蘇都是危廢大省,國資背景的東江,將有望在這些地區迎來更好的發展,也為公司全國布局的戰略奠定基礎。
項目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衡水睿韜焚燒2.9萬噸/年、物化2萬噸/年及沿海固廢物化2.4萬噸/年項目均已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福建泉州項目焚燒2萬噸/年、濰坊東江藍海焚燒6萬噸/年及物化12萬噸/年已建設完成,并實現車間點火調試;
湖北仙桃資源化項目基本建設完成,設計規模為1.8萬噸/年;仙桃綠怡二期項目已獲得環評批復,設計規模達13.5萬噸/年。公司的危廢處置產能持續擴張,預計至年底公司的危廢處置產能有望達210萬噸/年。
事實上,目前行業景氣度高漲,市場處置能力緊缺,項目進度和產能釋放尤為關鍵,也期待東江在一系列的調整和適應之后,接下來進一步加快在手產能的投放,為業績增長提供堅實動力。
展望2018年業績情況,此前公司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達5.75億元,同比增長21.37%,符合三季報中給出的新指引為同比增長5%—25%的目標區間,同時公司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解鎖條件,同樣是增長20%以上,因此公司上下也將有更大的動力和積極性力爭完成業績目標。
當然,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預計新投產項目的產能在四季度開始逐步釋放,以及公司積極申請的額外20%的產能等,都將會有所貢獻。價格方面,隨著第二輪環保督查的開展,督查力度持續高壓態勢,預計仍將維持較高的位置。
另外,9月份全資子公司江門東江,獲得廣東省產業共建財政扶持疊加性獎補資金6514萬元,預計將為公司2018年增加稅后凈利潤約5700萬元,對實現全年業績目標提供較大支撐。綜合來看,預計2018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基本與其業績指引接近,每股收益0.65元,對應目前港股PE 11倍,估值偏低。
整體來看,今年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碼,對危廢行業來說,行業亂象和處置能力嚴重不足等短板充分暴露,危廢非法處理渠道遭受重拳出擊,轉向由正規的第三方危廢處置企業處理,對行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同時,強監管對危廢處置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處置成本亦出現較大的提升。對于東江來說,既面臨處置成本提高的挑戰,也迎來期盼已久的行業發展大機遇。公司作為危廢行業,危廢資質齊全,運營經驗豐富,儲備項目充足,在全國核心工業產廢大省的布局基本成型。
長期而言,我們仍認為,我國仍處于危廢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行業發展確定性強,前景光明,東江也將受益于行業的大發展,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