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12月14日,來自媒體報道消息稱,歷經兩次招標的、政府方不參股的新化縣垃圾焚燒PPP項目有了新進展,因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再次夭折第二次招標階段,依然未能擺脫流標的厄運。
12月14日,來自媒體報道消息稱,歷經兩次招標的、政府方不參股的新化縣垃圾焚燒PPP項目有了新進展,因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再次夭折第二次招標階段,依然未能擺脫流標的厄運。
早在2017年12月21日,招標的新化縣垃圾焚燒項目流標,今年9月初,新化縣垃圾焚燒項目重啟(第二次)資格預審,并把開標時間定于12月14日。10月26日,經委員會集體評議,共有四川能源投資集團、廣州環保投資集團及光大,三家實力強勁的企業入圍本次資格預審。
截止到12月14日,因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本項目按流標處理。至于上述實力雄厚的三家企業為何未能中標,原因不得而知。
相較于常規項目,新化縣垃圾焚燒項目股權結構設置獨特的要求——“社會資本在項目公司中持股100%,政府方不參股,縣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在項目公司中可委派一名監事。”
對此,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潘功認為,PPP項目,政府是應該參股的,但是不宜過度,否則會擠壓社會資本方的利潤。
E20固廢中心行研分析師李少甫也認為,政府方不參股,雖不常見但也合規。按照財政部《PPP項目合同指南(試行)》,“項目公司可以由社會資本(可以是一家企業,也可以是多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出資設立,也可以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但政府在項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應當低于50%,且不具有實際控制力及管理權。
李少甫指出,政府沒有綁定到項目公司當中來,可能會對未來運營期間保障存在不確定性,比如政策支持、兜底保障等潛在的風險。
附新化縣垃圾焚燒PPP項目概況:
項目建設總投資:項目總投資約44345萬元(不含建設期利息),其中建筑安裝工程費約34798萬元(含廠外配套設施6277萬元),建設工程其他費約7464萬元(含征地拆遷及安置補償費約4000萬元),預備費約2083萬元。
工藝路線:本項目采用機械爐排爐工藝,機械爐排爐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垃圾焚燒爐,該爐型使用的歷史長、品種多、技術成熟,而且爐體結構緊湊,單臺處理能力較大,熱效率較高,適用于大容量、高熱值焚燒爐,在上約占80%的市場份額;煙氣凈化系統采用“項目建設爐內脫硝+半干法脫酸+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組合工藝。
廠內建設內容:本項目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050噸,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規模700t/d(配置兩條350t/d垃圾焚燒線+一套12MW汽輪發電機組)、二期工程再增加350t/d(配置一條350t/d垃圾焚燒線+一套6MW汽輪發電機組)。本期建設一期工程,預留二期工程,土建工程按1050t/d規模一次性建成,主廠房汽機間預留二期擴建位置。
4.3排放標準:1)煙氣排放達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及《歐盟煙氣排放標準》(2000/76/EC)的標準,兩者標準不一致時采用兩者中較嚴格的標準;2)廠區內全部生活污水、生活廢水(含垃圾滲濾液)等經處理后,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標準,在廠內回用以節約用水,做到廢水“零排放”;3)焚燒后的爐渣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4)飛灰在廠內采用水泥—螯合劑穩定固化處理后,達到《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對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浸出毒性標準要求后,由項目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自行處置,處置費用均由社會資本方負責。項目污染物排放標準以環評及批復為準。
4.4廠外配套:建設包括2km的進場道路、18-20km的變電站輸電網、管徑DN315的PE取水管線0.6km、排水工程、防護林等。
4.5本項目征地拆遷安置補償費、前期基礎工作費、廠外配套工程建設費均計入項目總投資。
股權比例:社會資本在項目公司中持股100%,政府方不參股,縣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在項目公司中可委派一名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