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各地政策】為促進水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加快節水、治污和水生態修復等先進技術與產品成果的推廣應用,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科技進步,提升安徽省水環境治理與保護水平,近期,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的《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8年度)》經審查后,已由安徽省科技廳正式發布。
在開展的水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與產品征集工作中,受安徽省科技廳委托,經安徽省環科院初步評估和技術審核,遴選出一批水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與產品。《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中的所有入選技術均通過工程示范或用戶使用等方式得到應用,并進行了第三方監測或檢驗,具備進一步推廣的前景。為便于使用者查閱和掌握整體情況,根據安徽省科技廳要求,安徽省環科院對每一項入選技術均進行了現場踏勘,并與技術提供方進行了交流,在此基礎上對入選技術逐一給出了簡要說明、適用范圍以及示范應用情況,介紹了各項技術的具體內容、示范應用的典型案例、技術提供單位的信息等,作為各類用戶在進行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技術升級和改造時的參考。
關于發布《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8年度)》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快轉化應用與推廣工程示范性好的水污染防治技術成果,在前期征集的相關技術成果基礎上,我廳委托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遴選編制了《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8年度)》,現予以發布,供參考。
請技術選用單位及時反饋技術的應用效果,以便我廳后期予以完善。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2018年12月29日
第二部分 技術介紹
1. 一種處理高酸高銅電鍍廢水的旋流電解技術
一. 技術名稱:一種處理高酸高銅電鍍廢水的旋流電解技術
二.適用行業:電鍍等行業
三.技術提供方:舒城聯科表面處理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高酸高銅廢水
五.技術內容
旋流電解技術是基于金屬離子理論析出電位的不同,被提純金屬離子與溶液體系中其它金屬離子有較大的電位差值,正電位的金屬優先沉積在陰極板上。其優勢是電解槽結構升級使其消除濃差極化帶來的不良影響,避免了傳統電解過程受多種因素(離子濃度、析出電位、濃差極化、超電位、pH值等)影響的限制,可以通過簡單的技術條件提高電解效率。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高酸高銅廢水經旋流電解回收銅后,廢水處理難度小,加藥量大大減少,污泥量減少95%以上,且產生的電解銅可出售產生效益,達到資源循環化。
七.技術示范情況
1)舒城聯科電鍍產業園,舒城縣杭埠鎮,工程規模為3m3/d,連續運行2年。高酸高銅廢水經旋流電解回收銅后,廢水處理難度小,加藥量大大減少,污泥量減少95%以上,且產生的電解銅可出售產生效益,達到資源循環化。
2)百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工程規模為10m3/d,連續運行2年。經旋流電解每天回收電解銅約150kg。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該技術可通過簡單的技術條件實現銅金屬回收,電流密度高,電流效率高,電解成本低;此外,該技術通過溶液高速流動消除了濃差極化等不利因素對電解的影響,避免了傳統電解過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限制。在電鍍行業中實用性強,一體化設備,無需其他配套設備,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方便,市場接受度高,容易受到電鍍行業的認可。
2. JHY/F型四位一體交變流微納米氣泡一體化技術
一.技術名稱:JHY/F型四位一體交變流微納米氣泡一體化技術
二.適用行業:適用于水污染治理行業及水生態環境修復行業
三.技術提供方:安徽黃河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 :適用于企業循環水、污水處理;湖泊、水庫、河流的治理
五.技術內容
JHY/F型四位一體交變流微納米氣泡一體技術,以授權的發明專利(專利名稱:氣提升交替循環流復合濾料濾池,專利號:ZL200610038692.4)為基礎研制而成。用微納米氣泡代替傳統的鼓風曝氣,在形成氣泡的濃度、均勻性及節能耗電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新一代節能環保技術。一體機內通過切換閥供氣的方式獲得變化循環流,同步進行脫碳和除氮,提高處理效率,同時利用氣提交替循環流復合濾料濾池出水水頭作為高位水壓微濾裝置的動力,實現無動力條件下水的微濾處理,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的成套工藝及集成裝備技術,實現了污水處理工程的設備化、集約化。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該技術具有曝氣生物濾池的生物處理和過濾功能,對生活污水的原水水質CODcr300-500mg/L,BOD5為150-300mg/L,氨氮15-40mg/L,能同步去除有機物和氨氮,出水水質滿足GB18978-2002一級標準;
七.技術示范情況
馬鞍山南部沿江承接轉移集中區居民小區600t/d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工程地址為馬鞍山市年陡鎮,自2012年7月開始至今,運行效果:
削減主要污染物名稱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該技術在國內同類技術中處于地位,市場占有率在安徽省內處于前三名,在國內處于前十名。公司已經將該反應器實現了產業化生產,滿足了分散污水處理的需要,對城鎮污水處理及水資源再生利用,也前景廣闊。
3. 森美思納米材料污泥處理技術
一.技術名稱:森美思納米材料污泥處理技術
二.適用行業:水處理行業
三.技術提供方:安徽省格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適用于黑臭水體底泥、市政污泥、重金屬污泥治理
五.技術內容
以“森美思”納米除重金屬材料與精度除氮磷材料為核心,采用液體、粉末、顆粒等不同形式,通過“原位隔絕”針對黑臭水體底泥進行治理,以消除氮磷等內源污染,有效配合其他水體修復手段;通過“異位治理”針對市政污泥與重金屬污泥進行處理,以大幅削減重金屬等污染因子,從而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蕪湖三山區上游主溝治理項目,通過“原位隔絕”處理技術,減少了底泥清淤量6000多方,不僅節省了大量清淤相關開支,還避免了清淤過程中造成道路、堆場與水體的二次污染,做到了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化,創造了大量的人文生態效益。
七.技術示范情況
蕪湖三山區上游主溝治理項目,全長3km,部分河道底泥氮磷、重金屬污染嚴重,在部分不便清淤的河道采用“森美思”納米材料原位隔絕技術,有效避免了底泥中氮磷富營養元素、鉻、鉛、銅等重金屬內源污染的二次釋放;減少了清淤量,實現了污泥減量化;配合其他水體修復技術,治理后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到Ⅳ類水。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目前污泥處理技術仍然以脫水、填埋等處理手段居多;該技術能夠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經過數個示范性項目的實際檢驗與推廣,前景非常廣闊,預計到2020年,該技術的市場規模可達到20億元以上。
4. 等離子體生物技術
一.技術名稱:等離子體生物技術
二.適用行業:醫療污水處理。
三.技術提供方:安徽華豐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綜合性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各高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的實驗室、化驗室廢水處理。
五.技術內容
等離子體生物技術包含了等離子體技術、微納米氣泡技術和生物技術。低溫等離子體的強氧化性,可以快速殺滅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原體,同時將大分子鏈斷裂為小分子;納米氣泡在碰到污染物破裂時釋放的高強度沖擊波,可將有機物的大分子炸裂為小分子,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從而使生物處理起到較好效果。全程無需投放藥劑,無二次污染。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以合肥普愛中西醫結合門診部、濱湖前城中西醫結合門診部兩家綜合門診部的醫療污水處理項目為例,該綜合門診部每天產生2.6-3.0噸的污水,選用本公司生產的等離子體醫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排水口隨機抽檢處理前后的水樣,對比發現,水樣中COD、SS、氨氮、LAS、色度、細菌總數等指標有明顯改善,能夠滿足《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GB18466-2005)》的排放要求。
七、技術示范情況
醫院污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為:病原體(寄生蟲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機物、漂浮及懸浮物等,未經處理的原污水中含菌總量達8-10個/mL以上,經本技術處理30min后,水樣中SS、氨氮、LAS、色度等指標有明顯改善,COD顯著降低,細菌總數至未檢出,結果合格,滿足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
(1)合肥普愛中西醫結合門診部,設備自2017年3月份安裝以來,運行正常,多次抽檢結果均滿足排放標準。
(2)濱湖前城中西醫結合門診部,設備運行一年來,出水水質明顯改善,可達標排放。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近兩年各市、縣衛計委陸續發文要求對醫療污水排放進行專項整治,逐漸掃清該技術在成果轉化推廣遇到的障礙。經部門統計,截止2018年,我國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一級醫院、社區衛生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等數量逾十萬家,各級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工程按實際情況合理估算造價,市場規模超過500億,我公司的目標是未來五年占領細分市場的1%。
5. 黑臭水體生態強化凈化技術
一.技術名稱:黑臭水體生態強化凈化技術
二.適用行業: 水污染治理
三.技術提供方:安徽美自然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富營養化水體治理、城市景觀水體生態修復、河(庫)生態修復、黑臭水體治理、湖泊治理、水環境生態系統重建。
五.技術內容
采用化學-生物復合功能材料原位改良河庫底泥基質,使其恢復良性土壤骨架和孔隙結構,減少內源污染釋放,提高基質氧化還原電位,改善基質微生物生境,再采用超微氣泡曝氣、菌藻-復合浮床、立體水生態系統等技術強化水體自凈能力,構建健康的水生態系統。該技術通過不同生物物種間的搭配,實現生態系統的穩態運行,削減水中污染物質,實現水體凈化。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水體透明度達1.2m以上,湖庫水體氨氮、COD等主要水質指標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河道水體氨氮、COD等主要水質指標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水標準。
七.技術示范情況
合肥工業大學斛兵塘水體生態修復工程,42000m2,透明度達到1.5m、水體主要水質指標達到Ⅲ類水標準。
金寨嘉盛紡織工業園景觀湖綜合治理工程,51300m2,水體透明度達1.2m,水體主要水質指標達到Ⅲ類水標準。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本技術具有效果好、投資少、易施工、易維護、可持續性的優勢,形成了針對黑臭水體治理的物化和生物強化的凈化技術體系,該系列技術實際應用的建設成本僅為傳統的底泥疏浚、旁路人工濕地等成本的40%左右,工程實施后水體水質將達到或優于Ⅳ類水標準。通過工程示范和技術推廣,能顯著改善安徽省河(庫)水體水質、消除水體黑臭現象、重建健康的水環境生態系統。
6. 污水同步混凝-吸附-膜濃縮資源化預處理技術
一.技術名稱:污水同步混凝-吸附-膜濃縮資源化預處理技術
二.適用行業:水處理行業
三.技術提供方:山西明云渡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思圖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適用范圍:村鎮一體化污水處理
五.技術內容
未來污水處理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污水資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碳源膜分離技術針對農村污水有機碳源濃度低、難利用等瓶頸,利用自主研發的強化膜分離技術,實現水質、水量波動大的農村污水中碳、氮、磷元素的快速分離,碳源濃縮率達到70%-90%,出水進入功能型濕地進一步提升水質,并營造水生態景觀。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
所分離出來的含碳、氮、磷的濃縮液經厭氧消化穩定化處理后以水肥形式資源化利用,出水主要指標能夠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排放標準,滿足了流域斷面控制要求,大大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其中出水色度可由原來的64~128倍降低到4~8倍。
七.技術示范情況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大港村污水處理站。該項目自2017年8月竣工運行至今,工藝穩定,水質達標,運行狀態良好。
八.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該技術目前定位于村鎮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以物化技術為核心,水質、水量、溫度對系統影響極小,能夠在村鎮穩定運行。該技術具有技術前瞻、率、短流程、抗沖擊負荷高的特點,并且該技術可與人工濕地、生物濾池、反滲透等技術結合,形成不同的技術組合工藝,適用于我國廣大村鎮地區。
原標題:關于發布《安徽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8年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