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部署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預計兩年內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有人疑惑不解,2019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在這種時候提出建設“無廢城市”,基于怎樣的背景與考慮?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與工業化突飛猛進,各類廢棄物保有量居高不下,增速不減,“垃圾圍城”、“垃圾圍村”等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莫大掣肘,固廢“三化”(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迫在眉睫。
在未來10年,我國城市化將繼續提速,城市人口增長速度約1%,假設年人均產生500公斤生活垃圾,城市垃圾每年新增數量就有700萬噸。城市規模越來越大,民眾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垃圾含量越來越復雜,因此妥善處理固廢垃圾,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無廢城市”重大。
根據住建部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固廢產業進步。截至2018年底,我國建成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超過350座,能力達到36萬噸/日,無論焚燒發電廠的數量還是處理能力都居。
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廢、垃圾焚燒等固廢各大細分領域,目前市場規模已經逼近5000億元。一位固廢領域資深人士表示,環保“強監管”,無論是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升級改造,還是存量垃圾的“消納”都很迫切,也因此釋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
中共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已經把“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列入工作要點,這對固廢行業的驅動力十足強勁。分析機構指出,我國工業固廢的堆存量高達600~700億噸,固廢市場已經成為繼水務之后的第二大環保細分產業。
僅僅2017年開始火爆的工業固廢市場來說,工業固廢處理產值近5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10%,即便未來以8%的速遞遞增,也能在2020年達到8000億元的水準。
受益于政策的推動,到“十三五”末,我國固廢市場規模在環保總投資額中的占比也將從不足10%上升至約25%。據市場測算,整個“十三五”時期,固廢領域投資規模有望超過3.5萬億。
政策利好不假,但近幾年,垃圾處理費用屢創新低,毛利率下滑,行業集中度提升,也讓整個固廢處理市場競爭日臻白熱化。此外,科研體系偏弱、處理產能不足、排放量高、管理體系粗放等,也都是固廢處理行業亟需補齊的短板。
總體來看,固廢處理行業的市場大環境向好,包括危廢處理、工業垃圾、垃圾焚燒等各個細分板塊都值得深挖。
根據《“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無廢城市”建設將持續推進固廢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廢環境影響降至低。東江環保、格林美、盈峰環境、啟迪桑德、江南水務、瀚藍環境等將受益,固廢行業格局也將實現蛻變,完成規模集約化轉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