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不久前,國務院對外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成為一段時間來固廢處理行業大的利好消息。
政策下發已經有段時間,但還是有不少人疑惑不解,為什么要建設“無廢城市”?建設“無廢城市”的意義又在哪里?
按照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金惠介紹,全國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多億噸,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快遞包裝等新業態帶來的固體廢物問題也不容忽視,部分地區垃圾圍城、垃圾遍野已經成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也在1月23日發布的署名文章中提到:“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圍城’問題十分突出,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有較大差距。”
如此巨大的固體廢物保有量和產生量,“垃圾圍城”、“垃圾圍村”以及垃圾“上山下鄉”等情況十分嚴峻。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期以來,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制度設計和實施的剛性不足,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完善。
而固廢處理問題的根本在于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固廢減量、回收利用與處置問題上考慮不足,嚴重影響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所以早在2016年5月出臺的“土十條”中,就明確要求強化工業廢物處置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危廢行為。十九大報告和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固廢和垃圾處置。
所以此次“無廢城市”建設的提出,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有著政策與規劃的連貫性。按照既定的“時間表”,到2020年將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為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至于建設“無廢城市”的意義,李干杰部長也已經做了充分說明。建設“無廢城市”不但有利于從城市整體層面繼續深化固廢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長效體制機制,而且還可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建設“無廢城市”還為探索建立分工明確、相互銜接、充分協作的聯合工作機制,加快構建固廢源頭產生量少、資源充分循環利用、非法轉移傾倒和排放量趨零的長效體制機制提供了有力抓手。
理清了大背景,知道了目的,也提出了時間表,那么“無廢城市”該怎么建設?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啟動試點城市篩選工作,組建專家團隊,指導各地試點實踐。
試點工作方案也提出會積極培育第三方市場,打造一批固廢資源化利用骨干企業。依法合規探索采用第三方治理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實現與社會資本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當然了,固廢危廢非法轉移、傾倒行為,以及對固廢監管不力、任務未完成等各項行為,都將被嚴肅罪責,依法處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李金惠教授表示,日本、歐盟、新加坡在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可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提供借鑒經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