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名家論談】“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一定有用武之地”。創新是一個技術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3月22日,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總經理戴日成講述了膜技術創新如何支撐碧水源的持續發展。
我國水環境問題的三大現狀及根源
戴日成歸納了我國水環境問題的現狀:水臟,水少,飲水不安全,以及背后的污水排放標準與水環境質量標準嚴重脫節。
第一,水臟。“搞企業,就跟當醫生似的,不但要看病,同時要開處方,另外要有藥方,能夠把這個病治好。”戴日成指出,我們國家的水確實很臟,臟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我國土地面積少,環境容量有限。另外,我國排污量很大,導致污染嚴重。我國水環境容量已嚴重超載,目前數據顯示,全國 COD 超載率為210%、氨氮超載率為330%。我國水環境已經不堪重負,水資源開發已經突破紅線。
第二,水少。我國水資源短缺,供水形勢嚴峻。全國400多座城市缺水,水源得不到涵養,超采形成地下水漏斗,遠距離調水成為常態,如南水北調,引漢濟渭等。水少的問題對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有形成很大的制約。
第三,飲水不安全。戴日成提到,水源地水質超標,管道輸送二次污染,自來水處理工藝落后,小區二次供水污染,劣質自來水管(室內)、水......飲水從水源到水廠到配水到小區,各個環節都會帶來新的污染。尤其是我們水源的污染,原水的水質差,基本是將Ⅳ類水、Ⅴ類水作為原水,有的地方將劣Ⅴ類水作為原水。
第四,污水排放標準與水環境質量標準嚴重脫節。“現行國標下,在我國許多水環境超載率高的流域和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建在哪里,哪里就會形成黑臭水體。”,戴日成提到,總體上講,目前一級A的標準不符合當前水環境現狀,提標的問題勢在必行。
針對以上水環境的四個問題,碧水源有自己的對策。
解決水環境問題的碧水源對策
一、MBR 技術解決“水臟”問題
MBR膜技術是碧水源的核心技術,從碧水源成立到上市到現在,是碧水源一直堅持的一個方向。這個技術從評價上來講,在污水處理上是21世紀的一個熱點技術。碧水源的該項技術曾于2009年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高品質水質的要求上,MBR技術已經成為首選的技術之一。
作為一家集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的成功帶動了一批中國企業投入到膜產品的研發之中,膜產品市場逐漸走上了國產化、規?;牡缆贰?br />
戴日成認為,碧水源MBR技術也成為支撐地方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支撐技術。北京、天津等地已參照III類至V類水水質制定了地方排放標準,上海、深圳等地正在醞釀地方排放標準的出臺。
MBR技術在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不僅僅在市政污水,而且還應用到工業園區污水、村鎮污水以及地下式再生水廠等,碧水源MBR業績占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大型(>10萬噸/日) MBR工程數量排名第一。
二、雙膜新水源技術解決“水少”問題
DF(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是一種截留分子量為 100-500 道爾頓,并對溶解性無機鹽具有選擇透過性的低壓分離膜。碧水源將MBR技術與DF膜技術結合形成了一個雙膜技術,把污水能超凈化處理為地表Ⅱ類高品質新生水源,來解決水少的問題。該技術運行成本可以控制在1.8-2元之間,在調水成本高的地區可作為調水的一個替代技術,來解決我們水少的一些問題。MBR-DF 技術曾于2017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目前在北京、昆明等地區作了重點示范工程。
三、污水處理未來廠
從污水中回收能源、資源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和未來趨勢。污水處理未來廠在國內外已經有了一些實踐。比如,美國21世紀水廠、新加坡NEWater、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等。碧水源正在研究未來污水處理廠,用膜的方法來進行濃縮,把濃縮液去做厭氧,再產生能源,來回收有機物、氨氮等。
四、納濾技術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
關于自來水標準,我們一直強調的是衛生和安全。但在行業看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106項在健康標準里面只是一個及格分。什么是健康的水,在《健康的水》一書中對其有著定義:健康的水,首先是安全,應少含或不含污染物質(越少越好),讓人喝了不得病,然后,還應盡量保留水中原有的、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礦物質離子,既安全又健康。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了健康好水的“六大標準”。
要將飲用水達到優秀的標準,讓水對人體更友好、更能保證我們的健康,在深度處理上還要多花功夫。目前,納濾技術已經逐漸開始成為保障飲用水安全健康的優選技術。碧水源推出“超濾-納濾”技術來解決飲用水的深度處理問題。
納濾膜在實際應用中具有運行費用低、產水水質健康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自來水提標改造和城市飲用水水質提升。納濾技術保留水里面的礦物質,把有害物質去掉,有用的物質留下。納濾技術在一些項目上已經做了重點示范,現在這個技術在應用上還有很多的工藝方面需要進一步突破,包括回收率問題、能耗問題,濃水處理問題。
同時,碧水源將納濾技術在家用系統和商用系統中進行普及,推出納濾凈水器,建設終端飲水設備——“碧水惠民” 健康水站,用納濾技術去保障飲用水健康的問題。
碧水源采用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超低壓選擇性納濾技術解決高氟水、苦咸水以及硝酸鹽、硫酸鹽等指標超標,以及不易采取水廠集中處理達標入戶的飲水安全問題。
此外,國家水利部農村飲水安全中心與北京碧水源公司組織開展“農村分質供水建設管理模式研究與應用”的示范項目。碧水惠民健康水站遵循“高標準建設、區域化發展、專業化管理、企業化運營”的原則,采取整鄉(鎮)、整縣推進全面覆蓋,組建專業化隊伍提供全天候技術支持,為項目區農民提供優質負擔得起的安全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