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4億元!臨近5月尾聲,生活垃圾焚燒再迎大動作。
來自日前媒體報道稱,歷經多次變更的哈爾濱市玉泉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園區垃圾焚燒項目,以2年建設期+28年運營期的形式,花落中國光大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光大”)與哈爾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該項目投資額接近27億元。
而這,只是生活垃圾焚燒“熱火朝天”的一個縮影。另據生態環境部公開資料,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建成并投運的生活垃圾發電廠接近360座,總處理能力超過36.98萬噸/日,總裝機突破至7759兆瓦。
“紅五月”如期而至
市場投資額近50億元
根據財政部PPP項目庫中的統計數據分析指出,當前垃圾發電單位投資接近46.58萬元/噸,工程建設周期約15個月。由于BOT具備特有的寄生性質(即一旦項目到手,則代表了長期穩定的收益),這一模式也成了當前垃圾焚燒企業的利潤“蓄水池”。而頻頻出現的超低價低收益率案例一去不返,也使得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始終維持在6%—10%區間,行業惡性競爭態勢趨緩。
另據《“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截至2020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將超過達到38%。隨后,包括稅收優惠、項目選址、金融支持以及建設規劃在內的一系列“打包”利好相繼出臺。內有愈發清晰的商業模式與較強盈利能力,外加固廢處置利好政策,如此“天時地利”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自然受到了資本熱捧。
經過梳理后環保在線小編發現,僅在2019年5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標項目就已接近10個,項目累計投資額突破42.61億元。(注:由于尚未查詢到兩個項目投資額,故此處數值只涉及下表中的8個項目)加上此次光大聯合體拿下的哈爾濱玉泉焚燒項目,不完全統計,5月中標的垃圾焚燒項目至少超過10個,訂單總額達70億元。本月垃圾焚燒發電典型項目信息如下:

如圖所示,上述新簽約的項目主要以湖南、河南為代表的華中區域,以山西為代表的華中區域及以福建為代表的華東區域。另一個更明顯的特征則在于,三、四線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開始占據市場主角,且縣域項目的占比呈現出擴大趨勢。
隨著一二線城市的資源幾乎瓜分殆盡,人口規模可觀且分布集中的縣域或將成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標的。按照《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指導意見》勾勒的發展路徑,業界對此解讀為,新增中標項目的產能規模提速,保障行業進入3年左右的高增長階段。期間項目特許經營權競爭勢必愈演愈烈。
前5月光大斬獲88.31億元項目
持續發力下一階段“搶跑”
面對市場因素帶來的建設+運營成本提升,且在同行競爭壓力的發展大勢下,如若提升投資收益且不斷取得切實有效的生態效益,則意味著企業內部管理有了新的標尺。業界認為,兼具技術復雜與高投資成本的垃圾焚燒發電,只有形成規模效應才能保證基礎設施正常運行且擁有收益。
如何應對這輪挑戰,先來看光大如何“作答”。以貿易起家,22年前光大就已確立“垃圾發電為主業”的擴張路徑。憑借雄厚的技術與資本實力,光大近年加速跑馬圈地。截至目前,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在建項目日均垃圾處理規模突破至25500噸,總投資達162.38億元。

據環保在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9年前5個月,光大已累計在東北、華東、華南、珠三角、等省市斬獲近10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額高達88.31億元。(時間截止至2019.5.30)從項目分布區域來看,除了浙江、山東等傳統優勢區域以外,光大還新進入海南、黑龍江、遼寧、湖南等“藍海”。而從處理規模來看,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規模多數超過1000噸,且BOT、PPP形式為主。
如此這般的加速布局下,如今的光大儼然躋身至國內的垃圾焚燒發電中堅力量。曾有輿論指出,按照相關頂層設計的初步布局,未來1年內仍將有18萬噸/日的新增垃圾焚燒處理剛性需求不斷釋放。參照當前市場占比情況,如若光大能保持2018年以來的市場占有率,未來公司的日處理垃圾量將突破至6.21萬噸/日。且由于2020年這一考核節點即將收尾,項目落地建設“小陽春”勢將延續下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