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駐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及中央環保督察時,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如是說道。具體的督察地方及其他的督察對象待中央批準后,進駐前會立即向社會公開具體要求。
翟青表示,不變的,就是督察的初心和使命。此次“環保欽差”仍將堅持問題導向和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總體要求為“堅定、精準、聚焦、雙查、、規范”。環保督察重在察,以督政為主。前者重在對中央企業,督察將會更多關注其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是不是得到很好的落實,以及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情況如何;后者會更多關注在法規、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中,是否做到了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正如翟青說言,“敢于動真碰硬,不怕得罪人,不做‘稻草人’。”此次環保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由中央辦公廳、生態環境部和高人民檢察院等八個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生態環境部,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根據相關安排,自2019年起,將在未來3年內對之前所有的被督查對象進行新一輪全覆蓋,利用一年時間也就是2022年對一些地方和部門開展回頭看。
不過,在督查對象、內容及方式上,此輪中央環保督察呈現出了不好新亮點。首先體現在第二輪督察將具備更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兩部委新近聯合印發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其出臺意味著原先的督察方案更多側重在操作層面,現在則更加豐富和完善了督察的頂層設計。這也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首次以黨內法規的形式確立了督察基本制度的框架、程序規范、權限責任等。
其次,此輪環保風暴在督察對象上也做出了相應調整,即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納入督察范圍。督察內容上聚焦于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豐富了督察的內涵。與此同時,采用一些新技術、新方法,來提高督察效能,特別是查找大尺度的生態環境問題。而這也足以證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以“連續劇”的形式,以“大環保”的視野推動督察工作向縱深發展。
對于公眾普遍關注的會不會出現新的環保“一刀切”的問題,翟青在會上再次強調,“一刀切”對于生態環保工作而言是一種“高級黑”。為此《規定》明確采取集中停工停產停業等“一刀切”應付中央環保督察的,或將受到黨紀處分、政務處分。第二輪督察進駐之前,將發布具體規定,要求被督察對象高度重視“一刀切”的問題,堅決禁止緊急停工、緊急停業、緊急停產等簡單粗暴方式。
在此輪環保督察整裝待發的同時,此前帶來的反響仍持續發酵。始于2015年、歷時3年的首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以罰款24.6億元、解決15萬件生態環境問題而畫上句號。并在隨后的3年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份全覆蓋,并針對污染防治攻堅戰7大標志性戰役和有關重點領域統籌開展專項督察,然后又于2018年開展了對河北等20省(區)的“回頭看”。
還有另外一個效應,就是將環保“督政”的職能傳遞到省一級,實現了中央帶動地方。從各方反饋信息及相關部門公布數據來看,以近年來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為例,各地累計投資逾1098億元,新建污水處理廠接近310座,污水處理能力相應提升至1400萬噸/日。簡言之,在重塑水清岸綠帶來的環境效益時,也實現了多方共贏的新格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