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全國不少地方也開始加快推進垃圾分類,隨著生活垃圾分類措施的逐步推進,各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陸續“上馬”。
延續火熱態勢的垃圾焚燒發電,2019年依然足夠強勢,垃圾焚燒發電已成為人口較多的縣城及以上行政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式。據中國固廢網長期跟蹤發現,今年上半年,除了河南縣域級垃圾焚燒市場強勢爆發以及東北固廢市場集中招商之外,河北省也毫不遜色,成為繼河南之后的又一個大規模興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省份。
河北上半年釋放11座垃圾焚燒項目,日處理規模過萬噸!
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2月至7月中旬,河北下屬的滄州、廊坊、邢臺、深州、衡水、任丘等各個縣域“開足馬力”紛紛啟動招標,短短的5個月,共有11座垃圾焚燒項目進入招標程序,日處理規模累計13250噸/日。
這并非偶然,據河北今年4月份下發的《2019年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顯示,2019年是河北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集中的攻堅年,開工建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51座,其中建成9座,并建成其他處理設施7座,全面提升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水平。
較于其他省份,河北省不僅專門出臺垃圾處理設施方案,同時還有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具體措施。《方案》還指出,一方面省政府相關部門應強化政策支持,優化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供應,拓寬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資金渠道,推廣PPP模式,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另一方面還建立考核問責制。按照“季督導、年考核”的方式,對推進垃圾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重視,協調、配合、落實工作不力的,要追究責任。
換言之,河北對解決垃圾“圍城”問題不單流于形式或紙上談兵,而且動了“真格”,引入社會資本方參與垃圾焚燒項目興建,盡快補齊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能力不足的短板。據中國固廢網對的跟蹤發現,這半年河北釋放的垃圾焚燒項目,不僅日處理規模較大,而且從資格預審發布到終的中標企業確定,時間之短、速度之快令其他省份難以企及。以威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例,4月15日發布資格預審公告,5月10日就確定了中標企業,歷時25天;滄州市東光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亦是如此,從邀請申請人投標到招標結束,歷時不到一個月。
不僅如此,據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環評公示。到2020年,河北建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65項,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59500噸/日,目前上半年僅釋放了13500噸/日,未來1-2年依然處于產能的集中爆發期。
河北VS河南,規劃的處理量大、跨區域合作共建成亮點
接下來,筆者從項目分布區域、處理規模、中標單位三方面分析,與河南相比,河北垃圾焚燒市場所具備的“獨有”特點:
第一:選址較為集中,2/3的項目位于滄州和廊坊
從分布區域來看,本次釋放的10座垃圾焚燒項目,分布在滄州、廊坊、邢臺、深州、衡水、任丘旗下的各個縣市,滄州和廊坊尤為一提,兩地共有7座縣域級垃圾焚燒發電廠啟動招標,2/3的垃圾焚燒廠將在此地興建,選址較為集中。
滄州更是走在其他地區的“前列”,據滄洲日報2019年5月報道,今年,滄州市將建設7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能力將達到7100噸,選址分別位于新華區、黃驊市、任丘市、河間市、東光縣、鹽山縣和獻縣。
這7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采用PPP模式,通過招標確定社會資本方再進行建設。其中,新華區項目日處理能力800噸,覆蓋市區、滄縣、南皮縣和青縣;黃驊市項目日處理能力1200噸,覆蓋黃驊市和渤海新區;任丘市項目日處理能力1000噸,覆蓋任丘市;河間市項目日處理能力1000噸,覆蓋河間市和肅寧縣;東光縣項目日處理能力1500噸,覆蓋東光縣、吳橋縣和泊頭市;鹽山縣項目日處理能力800噸,覆蓋鹽山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和海興縣;獻縣項目日處理能力600噸,覆蓋獻縣。
根據中國固廢網統計,任丘市、東光縣、鹽山縣和獻縣,這四個地區垃圾焚燒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任丘市美環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已經動工開建,獻縣/鹽山縣垃圾焚燒發電正在招標中,東光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經尋得“良配”,由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斬獲。
第二、規劃處理量大,考慮京津冀協同規劃
從日處理規模來看,本次釋放的10座垃圾焚燒項目,處理量在500噸-2000噸之間,日處理量1000噸以上有7個項目,相比河南縣域級多為600噸/日的處理量,河北縣域級垃圾處理設施設計規模要大的多。
E20固廢產業研究中心高級行業分析師李少甫認為,相比其他縣域級,總體來看,河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體規劃的日處理能力較大,但一期建設的規模比較合理,符合當地的人口考量。比如廊坊大城項目,大城縣總人口52萬,項目總規模1200噸/日,但一期建設規模是600噸/日,按照每人每天1-1.2kg的垃圾產生量,符合當地所需;再比如邢臺威縣項目,威縣常駐人口60萬,項目總規模雖然有2000噸/日,但實際一期建設規模只有800噸/日,基本符合人口考量。
至于為何規劃那么大的總處理量?李少甫繼續補充,有的縣市做項目規劃時可能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來北京向周邊搬遷,人口向河北縣市積聚,因此提前規劃較大的處理量應對未來人口變化;有的縣市,距離北京較近,屬于京津冀核心地帶,有一定疏導首都功能的職責,存在處理京津外運垃圾的可能;還有的縣市規劃較大垃圾焚燒項目,一是考慮到遠期城市發展,垃圾量的增長,二是接受臨近地區垃圾外送,比如東光縣垃圾焚燒廠規劃日處理能力1500噸,覆蓋東光縣、吳橋縣和泊頭市三個地區,再比如鹽山縣垃圾焚燒廠規劃的日處理能力1000噸,也接受鹽山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和海興縣三地垃圾;相鄰地區跨區域合作,共建共享也是河北垃圾焚燒市場的一大特色。
第三、單區量不足,跨區域合作共建成大亮點
據河北發改委2019年6月印發關于調整《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部分項目及建設內容的通知可知,取消8個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原因多為運輸距離較遠、生活垃圾量不足無法滿足建設要求,政府鼓勵相鄰縣市區域合作共同建設。
比如灤平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于生活垃圾量不足和輸運距離較遠,無法滿足建設要求,灤平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于豐寧縣區域合作,共同建設西北部片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再比如圍場縣垃圾焚燒,由于人口密度低,垃圾產生量較為分散,生活垃圾量和運輸距離無法滿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要求,圍場縣垃圾焚燒不再實施,生活垃圾將采取區域合作或者其他方式處理。
對此,李少甫評價說,總體來看,河北省根據各縣的實際情況調整垃圾焚燒項目規劃,較為合理,調減了一些由于垃圾產生量不足、運距規劃不合理的項目,并且支持區域合作共同建設或直接運往臨近設施進行處置的方式予以疏解。
他認為,省級統一規劃協調初衷很好,不過區域合作共同建設操作難度大,容易出現責、權、利分配不當的情況,垃圾的合理調配也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建議由兩個或多個共建設施縣的共同上級地市作為項目主體簽約實施,且合同中明確各縣級單位的責、權、利,并統一協調各縣垃圾的調配,才能保障共建項目的順利實施、穩定運營以及社會資本的利益。
第四、本土企業威脅不大,中國環境保護集團、首創環境表現
從中標企業來看,除鹽山縣、香河縣和獻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未公布中標單位外,其他8座垃圾焚燒廠均已公示中標企業,中國環境保護集團、首創環境、深圳能源環保、天津泰達環保、中國恩菲工程均有收獲。
中國環境保護集團和首創環境表現為突出。在2019年4月-5月,短短的兩個月,中節能旗下的中國環境保護集團連下三城,接連斬獲滄州市東光縣、廊坊大城縣、石家莊行唐縣三地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處理規模4300噸/日,成為河北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大贏家;首創環境也中標河北深州垃圾焚燒PPP項目以及任丘美環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總處理規模2000噸/日。
中國固廢網發現,相比河南垃圾焚燒發電市場,本土企業城發環境“一家獨大”,接連斬獲焚燒發電項目,河北垃圾焚燒市場本土企業參與較少(除天津泰達環保之外),對外來企業并未構成威脅,業內影響力企業紛紛在此地“摩拳擦掌”,有所收獲。
縣域級垃圾焚燒市場迎來大爆發
中國固廢網認為,今年河南與河北縣域級垃圾焚燒市場的集中爆發,并非偶然,是市場所需。
一是政策導向。2016年11月,《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發布,要求到2020年,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的50%以上。次年7月,《“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又明確指出,至2020年末,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處理能力要達到59.14萬噸/日。這些硬性目標的確定,更是進一步掀起了 “十三五”時期垃圾焚燒市場新一輪的釋放。
當時,基于以上目標,E20研究院作了“十三五”的市場預測分析認為,如果按照50萬元/(噸/日)的垃圾焚燒行業平均單位投資額計算,至“十三五”末,新建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 ,而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如果取項目平均體量1500噸/日計算下來,平均每年會有50余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投入運營。也就是說,“十三五”時期,垃圾焚燒市場依然處在大干快上的風口期。
二是,目前重點城市、一二線城市垃圾焚燒市場競爭激烈,機會相對較少,垃圾焚燒向三四線城市縣域地市“下沉”,同時伴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美麗鄉村政策的要求,縣域經濟條件也在提高,人口越來越多,“垃圾圍城”現象逐漸凸顯,盡快補充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短板,此次河南省、河北省大規模啟動縣域垃圾焚燒市場是好的案例。
三是,按照目前的垃圾增長速度,早期垃圾填埋場已不堪重負,庫存告急,在寸土寸金的眼下,很難找到足夠的土地進行垃圾填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已十分成熟可靠,成為當前上廣泛運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已經逐漸成為垃圾處理中的主力。占地少,污染小,還可以產生電能和熱能,成為處置生活垃圾的主流手段。
但與此同時也應警惕,垃圾焚燒屬于重資產行業,其獨特的公益屬性決定了項目收益水平有明顯的天花板,伴隨著垃圾處理費的的走低、環保標準的趨嚴,垃圾焚燒行業收入增長空間變窄,管理費用持續增加,各家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切勿為了上規模一味的“跑馬圈地”,后落得一地雞毛。
原標題:深度 | 河南VS河北 看這波縣域垃圾焚燒市場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