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開發了各類基礎圖書30冊、漫畫圖書10冊、2分鐘短視頻180集、微電影和科教片15集,各類生態環境科普資源豐富多彩。
同時,全國范圍內共評選出了75家生態環境教育科普基地,年接待參觀人次超過5000萬。不難發現,我國進入了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發力期。其實,對于環保宣傳這件事,不僅是發力這么簡單,“花樣百出”似乎成了標配。
以目前“痛并快樂著”的垃圾分類為例,鉚足了勁兒的宣傳推廣何止“兩把刷子”這么簡單。
幼兒園“打卡”——從娃娃抓起
安徽師大附幼城北實驗分園,自2019年9月起設置了開學第一課“我給垃圾分個類”,小朋友們入園“打開”垃圾分類小游戲,寓教于樂。學校還設置了垃圾分類走廊,布置了師生親手制作的垃圾桶,或者各種主題繪畫、廢物利用的手工藝品等。
分類挑戰賽——居民游客一把抓
“垃圾分類有你有我,志愿服務扮靚南鑼”,一場別開生面的環境美化挑戰賽在南鑼鼓巷熱鬧開幕。鼓勵游客掃二維碼、與吉祥物合影、發朋友圈、參與垃圾分類指導,獎勵包括紀念品、美食&文化&文創之旅打折卡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參與活動。
“綠色合伙人”——分類周周見
云巖頭橋社區啟動“綠色合伙人”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周,旨在形成“一個樓棟一個社區志愿者和一個居民志愿者”的“1+1+1”工作模式。發放垃圾分類指南和宣傳冊,介紹垃圾分類知識,“希望以家庭為紐帶,串聯家庭各成員參與到垃圾分類”。
大學生創業賽——靈感來源于碰撞
北京聯合大學未來CEO創業生存賽已經連續舉辦多年,引導大學生在服務社會中增長智慧才干。2019年,參賽者圍繞解決生活垃圾增長、城市污染嚴重、垃圾分類難等多個問題進行梳理、研究和設計,“齊天大圣”學生團隊的創意方案“樂回收”一舉奪魁。
“垃圾音樂線”——我有我“優秀”
“分類優秀”,放在秤上3秒鐘,安裝了攝像頭的視覺電子智能秤就能給出垃圾分類評級,同時電子屏幕上顯示積分。這就是余杭倉前街道“垃圾音樂線”垃圾車與數字化有機結合的成果,垃圾桶有芯片、二維碼,電子秤有讀卡器、攝像頭,街道有大屏幕顯示紅黑榜,無人監督也不慌。
參與垃圾分類,全城開動,你還不加入嗎?
歡迎下方留言,跟我聊聊你身邊的垃圾分類故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