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財政部回應垃圾焚燒項目補貼的討論,在一輪發酵之后仍引人關注。關于垃圾焚燒項目補貼,本文來梳理一下前因后果。
事件:
2019年9月,財政部公開了一批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的答復函,其中就包括“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443號建議的答復”。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443號建議——關于保障垃圾處理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建議
【要點回顧】
建議指出,目前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 280 千瓦時,并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 0.65 元。電價補貼對推動垃圾焚燒處理行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取消,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原因:① 垃圾處理是公共環境問題 ②垃圾處理產能缺口依然較大 ③垃圾焚燒處理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④ 垃圾處理上網電價補貼支出占比可再生能源基金較小 ⑤ 電價補貼取消將改變垃圾處理產業發展模式 ⑥ 加劇行業非規范競爭行為
建議:① 產業經濟政策的調整和實施,應充分論證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② 調整補貼方式和分攤資金來源。 ③ 研究差異化補貼方式,減少國家財政負擔。
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443號建議的答復(全文見附件)
【要點回顧】
截至2019年4月底,已并網生物質發電項目1933萬千萬,含垃圾發電項目967萬千瓦;
2016年至2019年,中央財政共撥付生物質發電補助資金378億元,占可再生能源電價補助總額的12%;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政策屬于能源政策,并非環保政策;
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中央層面有專門的政策和支出途徑;
關于垃圾發電項目補貼問題,經財政部、發改委、能源局、行業協會等認真研究,結論如下:

快速了解垃圾發電補貼:
垃圾發電歸屬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也跳不出這個范圍。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從0.2分一路提升到了1.9分左右,有望繼續增加。上述也指出,全國垃圾統一發電標桿電價為0.65元/千瓦時。
快速了解垃圾發電補貼退坡:
其退坡方式大體可能會有以下幾個方面調整:① 標桿電價 ② 國補調整 ③ 增加處理費等。
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直接影響可能會是國補份額的減少,而省補目前標準規范還不夠完善,同時所謂的“由電網企業直接確認符合補貼要求的項目及對應補貼金額”還未形成體系。
總之就是一句話:補貼少了,補貼的不確定性增加了。
那么,專家們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按照2018年國家發改委綠色價格機制的文件精神推進污染者付費制度的要求,大約需要向民眾征收300元左右(每年每戶)的垃圾處理服務費,才能彌補政府不到一半的垃圾處置費用支出。
——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
如果電價補貼取消,則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垃圾處理服務費支出。
——浙江省律協資源與環境保護專委會主任陳國強
對很多三四線以下城市來說,要么增加財政直接補貼要么擴大直接收費。
——濟邦咨詢總監陳偉
當前垃圾處理產業并不具備補貼退坡或取消的基礎。
——光大證券公用事業與環保團隊
生態效益欠佳的說法可能更多指向垃圾焚燒的煙氣排放。
取消補貼的原因,是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太大,財政不堪重負,選擇垃圾焚燒補貼,可能是覺得垃圾焚燒已經完成了自身的階段性歷史使命。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
國外垃圾發電廠并不享受補貼,取消補貼是一個趨勢,我國未來可能會走上外國一樣的路子,垃圾處理企業應早做準備。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柯儉
你認為,垃圾焚燒補貼退坡或者取消,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垃圾焚燒企業會面臨怎樣的形式和挑戰?歡迎下方留言,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