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達萊于11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戰略調整,經董事會審慎研究,決定向上交所申請撤回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
20日晚,上交所也顯示,金達萊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審核。
早在科創板規則正式落地兩天之時,3月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金達萊便正式公告稱,擬申請IPO并在科創板上市,成為打響新三板“轉板”的排頭兵,并在4月15日獲得受理。
在苦苦等待半年之久后,這一上市謀劃終于按下暫停鍵。
這一點其實并不出乎大家意料,中國生態資本網曾在《沖刺科創板,金達萊還要闖過哪幾關?》一文中,詳細列出了金達萊如果想成功闖關科創板,還需要克服哪些困難。現在看來,科創板的“考卷”,對于金達萊來說或許過難了一點。
“打響頭一槍”并不意味著先到先得。在3月22日的科創板申報的首批受理名單中,金達萊并不在內。直至4月15日,金達萊的申報才獲得受理,并在10天后獲得首輪問詢。而與其同為新三板企業的西部超導、嘉元科技、江蘇北人等企業,早已成功邁入科創板。
從4月15日申報獲得受理至今,歷時已有七個月的時間。從金達萊回復問詢的時間來看,其用時遠超出其他申報企業。
誠然,在問詢期間,金達萊因2019年半年報財務數據更新導致暫時中止,耽誤了一定時日。但從問詢到一次回答,其歷時已接近6個月。
金達萊首批申請科創板其實早有預兆。今年2月19日,江西省召開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推進會,提出各有關部門、設區市和券商謀劃“一對一”推動方案,加快推動省內進展較快、底子較厚、技術較強的一批擬上市企業對接科創板。重點是會同招商證券做好南昌金達萊環保的推進工作,確保成為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會同華泰證券做好贛州孚能科技的推進工作,力爭年內上市;積極推動晨光新材料、悅安超細等一批企業做好準備工作。
兩大障礙難逾越
在上交所的數輪問詢中,金達萊的核心技術曾經是上交所的關注重點,而這一點也被認為是金達萊沖刺科創板的難點。
不過,在發布撤回申報科創板消息的同一時間,金達萊還發布了《關于公司核心技術及發展情況的說明》,向市場“自證清白”。金達萊稱,多年以來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研發出FMBR與JDL兩大核心技術,在污水處理與資源化領域擁有92項國內外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2項。
據了解,金達萊終止科創板上市計劃有迫不得已的因素:"三類股東"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成為金達萊IPO的直接障礙。
在數次問詢中,“三類股東”的問題都被重點關注。和其他公司不一樣的是,金達萊的三類股東中,個別股東不符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而且部分三類股東一直未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完成具體整改方案制定及報送工作。
在上交所此前發布的《業務若干問題解答》中,對“三類股東”做穿透式披露的規定未再明確提及,但要求發行人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披露“三類股東”相關過渡期安排,以及相關事項對發行人持續經營的影響等。
金達萊此前披露,“三類股東”存在開放式產品、份額分級、層層嵌套、已進入清算期及聯系不上等情形。金達萊稱,公司取得“三類股東”投資者明細,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企查查等工商查詢網站穿透核查相關法人股東的股東情況,并完成對發行人17名“三類股東”中15名“三類股東”的穿透核查,確認該等15名“三類股東”中不存在證券服務機構及其簽字人員持股情形;對于上述未完全穿透的2名“三類股東”,保薦機構采取現場走訪該等“三類股東”基金管理人的方式進行核查,確認該等“三類股東”中不存在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及其簽字人員持股情形。
金達萊的回復函顯示,兩家“三類股東”的管理人已出具整改承諾函,但尚未履行報送和報備程序。不過金達萊認為,前述情況并不違反《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
金達萊給出的理由是,待整改“三類股東”尚處于過渡期(《指導意見》發布之日至 2020 年底均為過渡期),尚未報送方案并不違反相關規定;待整改“三類股東”不為公司控股股東;待整改“三類股東”持股比例低,截至2019年9月24日,前述待整改“三類股東”持股比例為0.0995%,不會對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金達萊相關高管表示:"先回新三板吧,這邊也有機會,新三板不是有很大的改革動作嗎?"
機會應是指新三板將設精選層和轉板制度。今年10月25日,證監會宣布了新三板綜合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改革方案,將設立精選層,在精選層掛牌一定期限,且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和相關規定的企業,可以直接轉板上市。
這個改革動作也許真的能給金達萊以及其他的環境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就看企業自己能不能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