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19年常熟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行動方案》正式出臺,細化了各項任務。同時,要求到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80%,餐廚垃圾集中處置率和集貿市場有機垃圾分類處理率達到95%。
另外,行動方案還提出,配套改造和更新居民小區分類垃圾箱房;建立完善農村有機垃圾收、運、處信息化管理體系;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備;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建立分級考核機制等。
截至7月,常熟市通報的數據顯示,城區垃圾分類覆蓋率已達70%,行政村分類覆蓋率達79%,城區71家公共機構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已全部覆蓋,城區164個小區完成分類投放設施配置。
35個提前完成垃圾分類任務的行政村通過蘇州市驗收,全市累計170個行政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12.9萬余戶農戶納入蘇州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系統。90家企事業單位、164個物業管理小區及1663個公共區域垃圾分類投放點納入城區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范圍;148家單位納入餐廚垃圾單獨收運體系。
從處理能力上來看,常熟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15.4噸/日,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為131.6噸/日,建成1個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3個有害垃圾暫存點。就宣傳引導方面來說,常熟表示制作了8部垃圾分類宣傳動漫和微電影,在1500個宣傳陣地完成滾動播放。
而截至目前,常熟城區已經有90家企事業單位、202個物業管理小區、1663個公共區域垃圾分類投放點以及200多家餐飲單位納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收運體系中,51個集貿市場實現有機垃圾與農村易腐垃圾協同處置,覆蓋率達73%。
82個小區、601家企事業單位、197個行政村垃圾分類投放及配套收運設施設備安裝完成;197個行政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14.8萬農戶納入蘇州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系統。顯然,相較7月公開的數據,又有不小的進步。
而自2018年開始,常熟市就已經開啟了與“互聯網+”的接駁路線,利用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等方式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常熟市在運用物聯網和信息化管理技術監管垃圾分類成效,推動垃圾分類精細化治理和長效治理上,更加得心應手。
目前,常熟市行政村垃圾分類覆蓋率已達92%,提前一個多月完成了2019年的任務。據常熟市的工作計劃來看,全市爭取到2020年底,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要達到1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