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型下沉式再生水廠集約構建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工藝路線
污水依次經過預處理單元、多級AO生物膜工藝、矩形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等工段達標排放。系統中包含污泥低溫干化、水源熱泵、自然采光等節能技術。
主要技術指標
進水COD≤300mg/L,BOD≤150mg/L,SS≤250mg/L,氨氮≤30mg/L,TN≤45mg/L,TP≤5mg/L;出水COD≤30mg/L,BOD≤10mg/L,SS≤10mg/L,氨氮≤5mg/L,TN≤15mg/L,TP≤0.5mg/L。
技術特點
采用組合模式建設下沉式污水處理廠,實現污水處理和資源回收,融合構建生態綜合體。
適用范圍
新建和改擴建的下沉式再生水廠。
案例名稱
貴陽青山地下式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工程
業主單位
貴州筑信水務環境產業有限公司
案例概況
工程地址:南明區南明河東畔。
工程規模:50000立方米/天。
投運時間:2015年4月。
驗收情況:通過驗收,驗收單位為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排污許可證核發單位為貴陽市南明區環境保護局。
工藝流程
該項目主體工藝采用曝氣沉砂池+改良A2/O+矩形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生物濾池+紫外線消毒,污泥處理采用帶式壓濾機脫水,臭氣進入復合生物除臭系統脫臭處理。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出水主要指標(COD、氨氮)達到IV類水體標準,其余水質指標滿足《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中的一級 A 標準,并滿足作為再生水回用于河道類觀賞性景觀環境用水的水質要求。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本項目二次污染主要為臭氣,項目各處理單元采用全封閉設計,運用先進的生物除臭技術,將預處理單元、生化處理單元及污泥處理單元收集的有害性氣體通過微生物氧化分解去除,實現達標排放。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改良A2/O生化池主要參數:設計規模50000立方米/天,總水力停留時間10.5h,設計水溫低 12°C、高25°C,混合液濃度4.0gMLSS/L,好氧污泥負荷0.088kgBOD/kgMLSS·d,污泥回流比50~100%,混合液回流比100~200%,污泥齡15.2d,剩余泥量7.7t/d。
項目主要工藝設備照片
項目污染治理效果
投資費用
總投資為30918.39萬元。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該項目是貴州省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廠,具有“環境友好、土地集約、資源利用”等優點,項目采用自然采光、水源熱泵、光伏發電、精確曝氣等高效節能技術;再生水廠尾水作為貴陽市南明河的生態補水水源,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使南明河水質獲得持續有效改善,對南明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有重要意義。
申報單位: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貴州筑信水務環境產業有限公司
原標題: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案例展示 | ⑦ 生態型下沉式再生水廠集約構建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