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山西省生態環境面臨著“三個重于全國”的嚴峻形勢,再加上山西省是我國用煤大省,生產建設消費用煤的占比在95%以上,大氣污染治理任務艱巨。數據顯示,2013年山西SO
2、NO
2和PM10的平均濃度超標,分別為0.061mg/m
3、0.027mg/m
3和0.118mg/m
3。
經過近年來的嚴格管控,到2019年山西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全年PM2.5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全年下降2%。2019年6月~9月,山西PM2.5平均濃度連續達標,同比下降8%。其中,8月份創近年來歷史好水平,PM2.5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9%。
為完成2020年藍天保衛戰驗收目標,2020年3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確定目標為,爭取11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前移,大同六項指標、朔州和呂梁PM2.5年均濃度達到要求的二級標準。
2020年,山西將從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提升揚塵污染管控水平、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等五大方面入手改善空氣質量,并確定了每一個小目標的完成期限。
在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上,山西加快清潔取暖工程建設,嚴格整治散煤,要求晚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并具備正常使用條件,各市縣建成區要全部劃定為“禁煤區”。另外,山西也積極開展鍋爐綜合整治,在10月底前,重點區域范圍內的城市要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其他區域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在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方面,山西要求3月底前完成重點行業VOCs綜合治理現狀評估,6月底前完成針對性整治;聚焦“散亂污”企業整治,采暖季前要關停淘汰壓減焦化產能2000萬噸以上;9月底前對工業集中、污染嚴重區域完成傳統產業集群升級改造;10月1日前,山西現有鋼鐵企業完成有組織排放環節超低排放改造。
為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2020年,山西全省大宗貨物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對機動車的大氣污染排放統籌車和油等管控,尤其是重型柴油車,在通行主要路段建設遙感監測點位,并實行國家、省、市三級聯網。除此以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到年底前,11個設區市建成區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基本更換為新能源汽車。
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重點任務,山西還將提升揚塵污染管控水平,分別對露天礦山、城鄉道路等提出了明確規定,2020年6月底前,各市縣完成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和工礦企業周邊裸露砂堆、煤堆、渣堆、土堆、垃圾堆等各類不規范堆場清;2020年8月底前,關閉設區市建成區及周邊露天礦山。同時要求做好建筑施工工地的抑塵措施,提高市政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清洗頻次。
應對重污染天氣,山西將加強空氣質量預警預報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精準度,繼續做好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等措施。在對2019—2020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執行情況評估的基礎上,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修訂。
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力破解結構性污染問題仍是山西治理大氣污染的基本路線,力推全省轉型發展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從而打贏藍天保衛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