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積極信號后,長江流域在2019年初迎來了新一輪階段性目標:“2020年底,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高于97%。”
完成上述目標不但要著重于現有污染的整治,也要從源頭上提升廢棄物排放到環境的標準,將城鎮污水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長江保護修復”被列為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之一。面對嚴峻形勢,沿江各省市變大開發為大保護,并積極修復當地水域生態,積極響應、制定實施方案并推進相關工作。誠如上海、湖北、貴州等沿江11省市范圍內,以長江干流、主要支流及重點湖庫為重點開展保護修復行動正在加速推進。
這也意味著,接下來一年里,長江將迎來更為頻繁、更大體量的項目落地期。長江生態環境修復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普查、新建、改造、升級、運維的工程投資多個板塊,兼顧水災害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等。而大規模的長江生態污染治理,污水提標改造、黑臭水體治理、危廢處置等市場空間將集中釋放,這些修復工程總投資需求將在萬億元以上,甚至更多。
僅就三峽集團而言,公司已在長江流域開工建設子項目95個,落地投資總額達589.4億元。到2020年,涉及長江大保護的投資總額將高達1000億。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的核心重點是加強管網治理。在高污水處理率的背景下長江沿線的污染情況依然較為嚴峻,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污水收納比例不高導致污水直接或間接排入自然水體產生污染。
針對長江經濟帶十一省市,在2015年到2020年期間需要改造老舊管網1.3萬公里,涉及投資261億元。即便如此,長江沿線污水處理的缺口為13.63億噸,每日處理污水缺口373.44萬噸。按照“十三五”規劃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長江經濟帶的城市需要在2020年底達到95%的城市污水處理率。
相應地,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報道,2018—2020年長江經濟帶污水處理投資市場空間高達1599億。其中污水管網總投資規模784億,污水處理設施的新建規模558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模約300億。倘若未來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到地表水Ⅳ類標準,長江經濟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空間至少為766億元,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另據E20數據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存量資產中約57%為非市場化項目,隨著項目向第三方開放,將打開政府存量資產市場化空間。
“共抓長江大保護體制機制創新是根本,是關鍵。沒有體制機制創新,治污難以為繼。”如何重塑融資主體,讓原有的政府融資平臺轉變為現代化市場主體,這是眾多長江大保護項目面臨的首要難題。由于長江大保護項目多為公益性、準公益性,在融資主體、融資期限、還款來源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為此,相關部門同時采取債權和股權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支持環境污染治理、水域和植被恢復、濕地建設和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融資,降低融資成本與融資難度。
市場分析普遍指出,長江治理的落實推進將開啟超1.28萬億市場加速釋放。協同后期行業融資環境或將邊際改善,未來仍可以從業績的主線繼續把握機會。而事實上,2020年環保利好不止長江保護修復,包括打贏藍天保衛戰、渤海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等七大標志性戰役的總市場需求也將超40000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