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 601330)公告2019 年年度報告摘要。
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752,449,088.97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416,854,564.32元,于2019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人民幣13,670,787,404.47 元及人民幣10,174,271,714.80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496,515,689.67元,資產負債比率(以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所得)為74.42%,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每股凈資產為人民幣2.84元。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1、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公司是中國早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之一,主要以 BOT 等特許經營的方式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以及技術顧問業務。公司著眼于經濟較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廣闊市場空間,業務布局延伸至安徽、湖北、貴州、山西、廣西、江西、湖南、陜西、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區,形成了立足于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輻射全國的市場布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運營項目21個,在建項目8個,籌建項目14個,運營項目垃圾處理能力達19,610噸/日,裝機容量383.5MW,公司項目數量和垃圾處理能力均位居行業前列。
2、主要經營模式公司主要采用 BOT模式經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具體如下:負責垃圾處理的政府部門通過招標或其他方式選擇服務商以BOT模式建設及運作垃圾焚燒發電廠。公司獲得項目后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并成立項目公司開展業務。根據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項目公司負責籌集建設資金,建設及運營整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特許經營期通常為25至30年。相關的政府部門按約定的價格向項目公司支付垃圾處理費,項目公司出售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電力、蒸汽或熱水等。在特許經營權期滿后,公司需要將有關基礎設施移交給特許權授予方。
公司上游行業包括施工企業、安裝企業、垃圾處理及發電設備(如焚燒爐、煙氣處理系統、汽輪發電機組、余熱鍋爐等)供應商等,公司通過招標方式選擇供應商。下游行業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部門及電網公司。公司向地方政府提供垃圾焚燒處理服務,并收取垃圾處理費;向電網公司銷售電力,并獲得售電收入。
3、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情況隨著我國人口穩步增長、城鎮化持續推進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加,處理需求日益旺盛。2008-2018 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從 15,438 萬噸增長到 22,801.8 萬噸,復合增長率為 3.98%(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垃圾無害化處理主要分為焚燒、填埋、堆肥三種方式。焚燒具有減量效果明顯、占地面積小、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等優點,是增長快的細分領域。2008-2018 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從 74 座增加到 331 座,增長了 347.30%。日處理能力從 5.16 萬噸增長到 36.46 萬噸,復合增長率達 21.59%,年實際處理量從 1,569.70 萬噸增長到 10,184.90 萬噸,復合增長率達 20.56%。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垃圾焚燒處理占比仍相對較低,截至 2018 年城市大約為 45%。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的比例應由 2015 年的 31%,提高到 2020 年的 50%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 60%以上,直轄市、五個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要努力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