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印發。
目前,環保產業正處于向市場化轉型的重要時期。如何更好地促進資源整體配置效率,發揮市場主體的能動性,是整個環保產業面臨的課題。
從《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你需要看到這些點:
意見的發布是為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內在的思想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同時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打下堅實制度基礎。
與“土”相關,看過來
意見提出,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鄉建設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
實施城鄉土地統一調查、統一規劃、統一整治、統一登記。
環保行業缺“人”? 不要慌
意見提出,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依法糾正身份、性別等就業歧視現象,保障城鄉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利
加強就業援助,實施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
創新評價標準,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制定職業標準,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
完善技術工人評價選拔制度。探索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學歷證書互通銜接。
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執業人員培養、準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
環保行業缺“錢”? 不要慌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改革完善股票市場發行、交易、退市等制度。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放寬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推動信用信息深度開發利用,增加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
推進綠色金融創新。
逐步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條件,推進境內金融機構參與金融市場交易。
環保行業缺“技術”? 不要慌
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支持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等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態化路演和科技創新咨詢制度。
支持科技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等新型研發機構。
積極探索通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知識產權證券化、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
鼓勵商業銀行采用知識產權質押、預期收益質押等融資方式,為促進技術轉移轉化提供更多金融產品服務。
想借“互聯網+”東風的,注意了
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支持構建農業、工業、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規范化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
推動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采集標準化。
引導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
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應急管理、疫情防控、資源調配、社會管理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
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進一步減少政府對要素的直接配置。
《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針對的是所有行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其內容背后的深意,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