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節點,環保整個產業格局在發生深刻變化:不僅從跑馬圈地迅速切換到瘦身提質,也將一度繁榮生長的民營企業,推向了淘汰賽的關口。面對大舉進入環保市場的國資、央企,如何突出重圍,也考驗著各個民營企業的戰略制定與執行能力。
在政策優勢和行業上升時期,環保民企迅速乘風起飛,獲得突飛猛進式發展。但在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化和市場下行環境中,環境治理需求對企業資金調度、資源整合能力要求逐步提升,傳統環保企業的體量、資金、資源調配等能力無法匹配新的治理能力需求。這似乎也注定了,整體產業鏈深度變革、整合重構過程中的當下,環保民企將受到更為嚴峻的市場沖擊。
先來看一組成績單: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的《2019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顯示,國企、民企數量從2018年的基本持平,變為2019年國企33家、民企17家,接近2∶1。具體至環保民營企業則表現不一,頭部民企出現大幅業績下滑,技術驅動型民企全年迎來高速發展。排名前10的環保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半數,民企僅1家。
另據小編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引入國資的民營環保企業超過20家。在業內人士看來,融資困境、資金短缺是民營企業變革脫困的主要原因。特許經營權一般20—30年,意味著要短貸長投,這對企業的融資能力是個重大的考驗。在此背景下,“蒙眼狂奔”的環保企業,不得不放慢腳步,甚至紛紛選擇引入國資紓困。
相對應地,則是95家央企中涉足生態環境產業的企業占比已超過56%,幾乎涵蓋了環保產業所有細分領域。具體來看,水務、固廢市場成為央企必爭之地。從整體產業鏈來看,在明顯看到環保行業盈利能力改善前,國資入股環保企業或者是增大持股比例的趨勢,還將延續。
而深切進環保的途徑一方面通過內部發力擴展業務,部分央企在決定要將生態環境企業作為重要的新興業務來拓展時,往往會成立一個平臺公司來統籌,并從資金、團隊、市場上給與充分的支持。截至2020年3月底,共有41家央企涉足生態環境領域,其中26家專門設立了從事生態環境業務的子公司或平臺。近兩年又崛起的一批地方環保集團,主要以江蘇、河南、陜西等地方國資平臺為主,打造區域性特征極強的環保旗艦企業。
另一方面則將并購視作擴張必經之路。除了面對戰略轉型升級并看好環保行業前景、享受政策優惠外,國資對企業本身的質地頗為重視。全聯環境商會此前做過統計,這場以“國企進場”為主題的環保熱潮涉及交易額超過200億,且交易的絕大部分為產業優質資產。另外,還有多家環保企業引入國資背景投資方作為戰略投資者,如興源環境、蒙草生態等。
機會在哪
在解決企業“活下去”問題后,國資和民資的融合也是環保產業劇變下值得關注的課題。尤其是如何將運營能力標準化,變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知識經驗,將是這些授讓方普遍面臨的挑戰之一。
談及這些闖入環保板塊的跨界者,你會想到啥?夯實技術、雄厚資本、巨鱷……實則不然,國資、央企更多的是對整個環保行業的拉動作用。國資介入帶來優勢互補,二者或將協同互補,成為未來較強的競爭力。
一個明顯的特征是,促進環保企業優化回款控制且更加注重運營服務業務。有助于民企對接更加豐富的地方政府資源之余,進一步助推環保企業解決短期內債務、質押難題。從2019年年報來看,得到國企、央企馳援的企業中,絕大多數現金流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比如三聚環保、碧水源、清新環境、中建環能等。
進入2020年后,整個環保產業容量會更大。新一輪政策周期啟動疊加降息背景下的流動性充裕,包括藍天保衛戰、區域性綜合水環境治理、系統化生態修復聚焦度提升。多地拿出諸多環保項目,并配套優惠措施,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領域。而國資、央企加速進場,也使得一些以前存在壁壘、市場化程度不高、邊界不清晰、盈利不明朗的項目落地。
具體分工表現為央企國企扛起投資建設大旗,民企則將通過單向的業務領域和技術領域參與,以專業分包商的角色提供配套服務。通過國有資本的資金優勢和環保企業的技術優勢、項目管理優勢,或可催生。換言之,行業兼并重組后民營環保企業的生存空間并不會變小,小而美、小而精的企業活得精彩。因為,只有擁有硬核之后,才能在宏觀背景下的環保市場空間中脫穎而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