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農村改廁雖然從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關系農民的生活質量和農村的環境衛生。5月6日,隨著《許昌市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實施方案》的出臺,我市將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個坑、兩塊磚、三尺墻,這樣的連茅圈、簡易旱廁在農村并不少見。這不僅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而且減緩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
我市將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合理確定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模式,加快建立廁所糞污收集轉運、資源化利用和維修服務體系。
改廁后污水能進入管網及處理設施的,必須全收集、全處理并達標排放;不能進入管網及處理設施的,采取定期抽運等收集處置方式進行綜合利用,有效管控廁所糞污,避免產生二次污染。今年,我市將完成327個村7.6萬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工作,使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
同時,我市將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營機制;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禹州市全域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其他縣(市、區)近郊區和有條件的村莊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利用,探索具有農村特色、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2020年,我市各縣(市、區)將普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村占比達到90%;2022年,形成穩定有效的處理機制,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村占比達到95%。
另外,我市還將有序開展鄉村“清潔行動”,吸取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持續開展鄉村清潔“三清一改”專項行動,重點清理村莊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秸稈、雜草、棍棒、破舊家具等雜物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理荒蕪(空閑)宅基地、房前屋后、村頭和閑置土地上堆積的垃圾和雜物,清理河道、坑塘堆積和漂浮的垃圾,引導農戶清理庭院垃圾和畜禽糞污,規范排放生活污水,做到村內街頭、院內院外“徹底凈”;
推廣“一宅變四園”做法,加強農村宅基地的治理,將荒蕪宅基地、空閑宅基地整治改造成花園、菜園、游園、樹園,提升村莊空間環境;全面拆除殘垣斷壁和破舊危房,消除安全隱患;分類整治私搭亂建,清除各類管線亂拉亂扯和小廣告亂貼亂畫現象,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原標題:美麗鄉村 | 今年,許昌327個村7.6萬戶要完成“廁所改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