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據中國政府采購網消息,深圳市寶安區新安、福永和福海街道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發布評審結果公告。
終,盈峰環境麾下的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盈峰中聯環境”)從24家競標企業脫穎而出,以“綜合單價折扣率0.93”、成交價格為78.03億元/15年,取得該項目運營資格。
不出意外的話,公示期滿,若各方無異議,盈峰中聯環境就將入手這一大環衛一體化項目。
據了解,深圳寶安84億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的年服務費高達到5.6億元/年,服務期限15年,總合同金額達84億元,是迄今以來國內大的環衛一體化項目,吸引了24家環衛名企參與角逐。
一同參與競標者,不乏北京環境、北控城市服務、龍馬環衛、玉禾田、僑銀環保等國內排名靠前的一線名企。終,項目為何花落盈峰中聯環境?是運氣使然,還是實至名歸?
在此,筆者試圖從招標文件和盈峰中聯環境“智慧大環衛”布局的兩大維度、三個方面,為讀者分析一下盈峰中聯環境的預中標理由。
01
現金流14.85億增幅227.49%
財務實力足夠過硬
深圳寶安84億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對申請人的財務能力要求很高。
其中包括:
自由資金出資能力:要求招標公告發布前的30個自然日,社會資本銀行賬戶現金存款余額低之日的存款余額達到4億元,得100分;達不到的,其得分按照如下公示計算:社會資本得分=社會資本銀行賬戶現金存款余額低之日的存款余額÷4億元×100;
項目投融資能力:能夠提供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具的有效授信信貸額度證明,全部授信總額度達到10億元,得100分;達不到10億元人民幣的,其得分按照如下公示計算:社會資本得分=社會資本有效授信信貸額度÷10億元×100,四舍五入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經營管理盈利能力:社會資本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盈利能力,以2017年(或2018年)凈利潤為基準,社會資本2018年(或2019年)的凈利潤增長率達到30%(含30%)的得100分,達不到30%的,其得分按照公式:社會資本得分=某年的凈利潤增長率÷30%×100;按照上述公式得分為負數的,低得0分。
早在項目啟動時,國內某大型環衛企業高管就曾經對筆者說:
“要滿足現金存款4億元、銀行授信10億元、企業凈利潤增長達到30%三個條件,即便是國內規模中等偏上的環衛名企,在融資偏緊的大環境下,近年來又受受宏觀經濟形勢和疫情雙重影響,想要在較短的時間籌集這么多現金、凈利潤增長達到30%以上,也是難上加難。”
也就是說,僅憑財務要求一項,就能攔截國內一大批環衛企業。
再看競標企業的實力。
由于大多數環衛企業沒有上市,無法查閱財務數據,筆者僅從目前已經上市,并且通過資格預審的六家環衛企業中,粗略進行了2019年的業績對比,從中可見一斑。
招標文件要求,社會資本“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盈利能力,近兩年企業凈利潤達到30%的占據得分優勢”,而上圖中,凈利潤達到30%的企業只有3家,分別是盈峰環境、玉禾田和偉明環保。(不排除因未查到財務數據,凈利潤達到要求的企業)
在這三家企業中,盈峰環境2019的業績答卷遠超其他兩家,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現金流,都足夠“硬氣”。
盈峰環境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26.9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61億元,同比增長46.62%,比招標文件要求的(30%)高出16.62%。
其中,在盈峰環境營收中占比超六成的正是“智慧環衛”,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80.35億元,包括環衛裝備70.33億元和環衛服務10.01億元兩部分,大大超過其他板塊(如下圖)。
圖為2019盈峰環境各板塊的營收占比(數據來源:企業年報)
環衛項目對現金流的要求較高,某一線環衛投資企業負責人說:
“環衛行業看似門檻不高,但諸如合同金額上億、幾十億的巨額PPP項目,引入市場化后,對社會資本資金實力要求特別高,前期初始投資不小,需要墊資開展業務,因此不少環衛大項目對投標人的業績都有明確要求。”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防止合同簽訂后,社會資本方后續因資金跟不上,導致項目爛尾。屆時政府方將不得不重新收回招標,損失較大。
正因為如此,深圳寶安環衛項目在前期就打了“預防針”,招標文件不僅規定“銀行授信10億元,企業凈利潤達到30%”等,還要求投標人的現金存款達到4億元。
而這方面,正是盈峰中聯環境的長項。年報顯示,截止2019年,盈峰環境經營性現金流為14.85億元,同比增長227.49%。僅現金流一項,就比其他同行高出一大截。
由此可見,更強的凈利潤、更多的現金流,是盈峰中聯環境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02
剝離非核心業務
集中優勢兵力主攻環衛
在老牌環衛企業看來,盈峰環境或許只是剛入行三年的“新兵”,但它旗下的中聯環境可是國內環衛裝備運營企業的“老炮”,行業積淀已久。早在未并入盈峰環境之前,中聯環境的環衛裝備和環衛運營業務就已是業內指引者。
據“并購汪”報道,2016年、2017年、2018年1-4月,中聯環境分別實現營收52.04億元、64.27億元、18.72億元(如下圖標紅處),凈利潤則達到6.89億元、7.59億元、2.08億元。
尤其是環衛裝備方面,2017年,中聯環境環衛車輛的市場占有率約為13.71%,59.64億元的營收也高于國內三家同行龍馬環衛、啟迪桑德(現啟迪環境)、航天晨光環衛的營收總和(49.90億元)。
三年前,盈峰環境從“大環保”戰略布局出發,斥資152.5億元將中聯環境納入麾下。隨后,盈峰環境快馬駕鞭,集中優勢兵力主攻“環衛”。
2019年,為了專心聚焦環衛核心資產,盈峰環境還相繼剝離、重組旗下的非核心業務。
○2019年5月,盈峰環境子公司上風高科宣布擬進行股份制改制,風機產業或獨立走向資本市場。
○2019年8月,盈峰環境公告稱,擬將旗下主要從事環境工程項目的上風風能100%股權轉讓給紹興盈創,未來公司將專注于構建大固廢全產業鏈。
盈峰環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表示:
“現在我們的主業很清晰,就是想做環衛這塊市場,具體就是環衛裝備和環衛服務。實際上2019年,我們已經把原有的風機、環境治理等業務剝離了一部分,把公司主業聚焦在有競爭優勢的智慧環衛上來。”
并購三年來,盈峰環境順利完成業績承諾協議,成功跨界轉型成為國內大的環衛裝備和運營服務企業之一。
2018-2019年,公司新增的環衛服務合同總金額分別為87.11億元、97.20億元,較2016-2017年數據(12.37億元、55.61億元)增長近一倍。
與此同時,盈峰環境還保持著中聯環境的獨立運作體系。上述盈峰環境負責人表示:
“我們是控股、投資型企業,對所有并購的企業,會從財務和企業文化兩方面去管控;其余如管理、人員、銷售、研發等,全都不干預,因為有利潤承諾。因此,中聯環境還保持著自己原有的特色。”
因此,成功入手深圳寶安大單,看似有運氣的成分,其實也是盈峰環境長期戰略布局,中聯環境深耕行業積淀,雙方集中優勢兵力主攻環衛市場的結果。
03
裝備“反哺”運營
提前搶占“智慧環衛”技術高地
深圳寶安84億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對車輛的要求很高:
社會資本方全部購置新能源汽車,并且在服務期限的15年內,每5年升級換代一次。
事實上,盈峰中聯環境早在幾年前就預判到,隨著我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噪音低、排放少的新能源環衛車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街小巷,新能源汽車在環衛領域的占比將更大,環衛車也迎來了一場電動化、智能化的創新革命。
為此,盈峰中聯環境投入巨額資金,融合5G、AI、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率先在業內搶占環衛電動化、新能源化、智慧化的技術高地。盈峰環境的環衛智慧機器人集群編隊已在國家5A級景區長沙橘子洲、岳麓山大學城等地投入使用。
如今,“智慧環衛”已成為盈峰中聯環境的新增長點。年報顯示,2019年,盈峰環境環衛裝備銷售數量約2萬臺,其中新能源汽車1100臺,市占率達到29%,同比增長5倍。其中產品市占率超30%,產品市占率接近40%。
經過多年的行業積淀,盈峰中聯環境已經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以裝備“反哺”運營業務,搶占環衛“電動化、新能源化、智慧化”技術高地。
一直以來,中聯環境都是“裝備強、運營弱”。2019年,盈峰環境環衛裝備的營收為70.34億元,占比55.4%。而環衛運營營收僅為10億元,只有裝備營收的1/7。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中聯環境秉承中聯中科“工程機械”的歷史基因,裝備一直是主打的拳頭產品;另一方面,我國環衛市場化起步較晚,開放程度也比較低,早期大量環衛項目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釋放的環衛市場化項目并不多。
即便近年來,環衛市場化改革加速,環衛市場化項目層出不窮,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僧多粥少,搶食也十分不易。
盈峰環境入主后,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試圖以環衛裝備“反哺”運營服務,主抓智慧環衛,將公司定位為“國內的智慧環衛投資及運營平臺”,力爭實現環衛裝備和運營業務“兩翼齊飛”。
自盈峰環境接手后,盈峰中聯環境的環衛運營服務板塊業績正在逐年上升,營收由2017年的1.8億元,逐步上升至2019年的10億元,新簽合同金額和行業排名不斷創新高。
年報顯示,僅2019年度,公司中標項目數就有30個,新簽約年化合同額8.55億元,行業排名第四,較前一年提升了6個名次。
此外,深圳之于盈峰中聯環境并不陌生。不僅僅是寶安區,去年10月21日,深圳福田區超11億環衛服務項目就是盈峰中聯環境中標的,首批5G+智能小型環衛機器人編隊已于11月正式上崗,成為深圳5G商用試點城市新名片。
而此次奪取深圳寶安84億環衛一體化PPP項目,既是盈峰中聯環境多年來主攻環衛市場,搶占“智慧環衛”技術高地的結果,可能也是公司補齊運營短板、大規模進軍環衛運營市場的開始。
未來,在環衛運營項目中,我們將越來越多地見到盈峰中聯環境的身影。
原標題:深度 | “史上大環衛項目”開標 盈峰中聯環境為何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