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白色污染是指過度使用塑料制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白色污染問題,將白色污染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加以推動。今年元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行動方案》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河南實際,進一步細化措施,對今后一個時期白色污染治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一、堅持試點先行,有序推進
《行動方案》綜合考慮全省各地的實際情況,先期選擇基礎條件好、具有代表性的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城市開展試點示范,積極探索塑料制品禁限管控模式,逐步推廣到各市縣。以2020年、2022年為時間節點,分類提出了4個試點城市、各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以及省直管縣(市)目標任務,力爭到2025年,全省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幅減少,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以量大面廣、群眾關注、易于替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為禁限重點
《行動方案》堅持“強化源頭治理,分類實施管控”的原則,規定在全省范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批塑料制品:包括使用量巨大的超薄塑料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禁止進口廢塑料等“洋垃圾”或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和安全;逐步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防止“看不見”的白色污染。同時,統籌考慮相關產業轉型發展和居民消費方式改變需要適應過程,在商品零售、會展、餐飲、電商快遞、農用地膜等領域,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遞塑料包裝、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等,推進塑料制品的減量化,減少環境污染。
三、積極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隨著各地、各領域塑料制品禁限措施的實施,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的需求量將快速增長,具有巨大市場潛力。《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采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推動商超、電商、快遞等企業實施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提高循環使用和回收率;引導傳統塑料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推行綠色設計,供應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制品;支持濮陽、周口等地依托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相關產品制造的產業優勢開展技術研發,延長產業鏈條,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餐盒和農用地膜等綠色環保產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四、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
規范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是削減塑料廢棄物存量、降低環境風險的重要手段。《行動方案》提出,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在寫字樓、機場、車站、港口碼頭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投放設施,提高清運頻次,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重點在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道路和江河沿線、坑塘溝渠等處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杜絕隨意堆放、傾倒塑料垃圾行為;加快靜脈產業園建設,鼓勵廢舊塑料資源化利用企業和項目入駐,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產業集群化發展。
五、倡導綠色消費方式
塑料制品廣泛應用于群眾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提供了極大便利性的同時,過度使用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問題,必須要加強宣傳引導,堅持節約優先,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制品。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將通過組織“治理白色污染 保護美好家園”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公共機構示范、媒體宣傳、志愿服務、有獎競答以及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進社區、進校園等豐富多彩活動,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和綠色生活常識,加強禁限塑政策和要求的宣貫,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白色污染治理,減少使用塑料制品。
六、堅持行政管理與市場引導、行業自律等多措并舉
白色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領域廣、主體多,需要堅持執法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加快構建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健全法規制度方面,通過制修訂相關地方法規條例,做到有法可依;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探索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開展懲戒;在執法監督方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強化考核和問責,將白色污染治理重點問題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行業自律方面,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塑料制品企業加快轉型提質發展。
原標題:河南出臺加快白色污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