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流域治理工作,建設流域生態經濟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現實需要,更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為提升各地河湖生態修復工程的后續維護工作的標準化支撐,6月30日,由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與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聯合主辦的《河湖生態修復工程運行與維護技術導則》《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湖庫型水源地富營養化防治技術導則》《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河流型水源地生態健康監測與評價技術導則》3項標準第二次討論會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由青島中質脫鹽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承辦,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主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委會、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支持。來自各相關單位的領導、專家,以及來自中交、北控、中建、中設、長江河湖等其他科研單位、企業的技術骨干四十余人參與了本次討論會。
本次會議采用網絡視頻會議形式。上午的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艷卿主持。首先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水環境工程技術與裝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鄧瑞德發表講話。
圖:中國水利企業協會副會長張金宏
圖: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水環境專委會常務副理事長鄧瑞德
鄧瑞德理事長首先對與會代表表示感謝,并對第一次討論會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鄧理事長指出,流域生態保護修復事關國家生態資源安全,事關人民健康生活,事關民族永續發展。將每一條河流打造成水清、地綠、天藍的生態廊道,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此次標準的制定,就是以實際行動貫徹中央精神,落實水利部署。
鄧理事長表示,標準化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作,發揮著重要的約束與指導作用。標準是質量的“硬約束”,標準強則質量強。希望編制組在此次標準制定工作中,將管理經驗、質量監督經驗、高新技術有機結合,并應用于河湖修復工作實踐當中,對標準整體水平進行優化升級,促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
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艷卿
圖: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城鄉水系統治理研究室主任趙進勇
圖:中國水利企業協會標準部主任許漢平
隨后,中國水利企業協會標準部主任許漢平介紹起草單位與起草專家。之后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城鄉水系統治理研究室主任趙進勇代表標準主編單位發表講話。之后由青島中質脫鹽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苑萍作標準工作匯報。
圖:青島中質脫鹽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苑萍
圖: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高工付意成
《河湖生態修復工程運行與維護技術導則》標準討論環節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高工付意成主持。付意成高工首先代表標準主筆團隊對標準的編制工作進行了匯報,并對標準制定的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安排和確認。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由場景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對標準的格式、條款的設置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及建議。
圖:珠江水利委員會科長鄭寧
圖: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虞功亮
下午的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虞功亮主持。首先由珠江水利委員會鄭寧科長講話。(講話內容)
圖: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高工唐紅亮
之后的標準討論環節由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資源與環境研究所高工唐紅亮主持。
唐紅亮高工首先代表主筆團隊對《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湖庫型水源地富營養化防治技術導則》、《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河流型水源地生態健康調查與診斷技術導則》兩項標準編制工作進行了匯報,并對標準制定的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安排和確認。與會專家及企業代表由場景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對標準的格式、條款的設置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及建議。
圖:中國水利企業協會標準部副主任劉慶彬
后,由中國水利企業協會副會長張金宏進行總結,并由中國水利企業協會標準部副主任劉慶彬發表講話。劉慶彬主任由視頻會議的討論效果優化、標準具體編寫中的體例依據等方面對標準工作組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劉主任表示,編制單位、專家積極提出意見,是對標準性、代表性、普適性的保障。希望編制組在會后積極協調,通過網絡途徑繼續進行進一步交流討論,充分征求專家意見,盡快形成征求意見稿。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是人類文明史所揭示的樸素真理。近年來各省區紛紛編制出臺生態經濟發展規劃,由流域生態系統各要素的整體性出發,以流域整體的生態環境利益為落腳點,對大小河流、湖泊進行了生態修復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只有做好這些生態修復工程的后續維護工作,打造良好、穩定的流域生態環境,才能促進流域經濟綠色、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本次標準的編制對于提升河湖生態修復工作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對維持我國水環境長治久安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文系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