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集成設備監視與控制、數據分析、實時視頻影音、海量數據記錄、數據庫交換機制以及云端科技化系統,可以有效地幫助水利專家快速建立多樣化的控制、運維及管理分析模式。
自6月份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先后經歷了11輪強降雨過程,受持續強降雨的影響,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多站點水位超警。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大數據預警、雷達流速儀等一系列“黑科技”大放異彩,有效提高了預警搶險的機動性和時效性,使得防洪減災變得效率高、智能化。
研華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套集成設備監視與控制、數據分析、實時視頻影音、海量數據記yu錄、數據庫交換機制以及云端科技化系統,可以有效地幫助水利專家快速建立多樣化的控制、運維及管理分析模式。
作為物聯網智能系統及嵌入式平臺產業的實力企業,研華科技能夠提供從水源、飲用水到凈水、污水處理與再生水系統的產品解決方案,包括工業物聯網云平臺、物聯網邊緣智能終端、冗余控制器、多樣化通訊管理設備以及云端監測軟件等。
7月22日研華科技【智能化工業App 打造水務運維智慧管理 賦能水生態】專題直播圓滿收官,會議就大家關心的 “保衛碧水”相關的政策趨勢、問題與對策、方案與技術、應用與實踐以及水行業生態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分享。
錯過直播不要遺憾 觀看回放同樣精彩
“政策+技術”雙引導看碧水保衛戰的關鍵信號:李子龍 研華科技 智慧能源與環境行業總監
2022年,中國環保行業產值預計達到12.52萬億元,水務市場規模2023年有望達到8700億元,從國家政策到技術升級再到越來越多的項目從規劃走到落地,都對環保與水處理市場的帶來了較大的推動,如何有效推進邊緣智能與云平臺、大數據的跨界整合已然成為水行業生態發展的關鍵所在。
智能化工業App 打造水務運維智慧管理:張力夫 研華科技 產品經理
通過研華一站式水處理運維管理平臺,提供數據采集/分析,信息可視化及預警信息推送;同時通過虛擬化對象配置、管理及模組化儀表板、2D/3D流程交互可視化展示,快速進行系統整合,實現準確管理、預防運維。我們希望通過行業應用運維管理服務,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價值,譬如減少開發時程、提高管理效率、減少運維成本、提高應用優化等。
整合水務經驗與AIoT技術 共創污水處理智慧轉型:馮康健 川研環境 產品經理
借由川源25年的水務設備制造經驗:11種系列,40種類,3000多種機型,覆蓋水處理全系列設備及研華30余年自動化與物聯網技術方案形成了“水務專業 x 物聯網科技” 的高度融合,將經驗洞察化為服務方案,為各場景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預防設備故障、降低巡檢成本、提升服務效率。
WISE-PaaS工業物聯網生態圈 賦能產業新價值:劉雅庭 研華科技 伙伴成功經理
行業深耕離不開產業生態發展,研華認為,基于共享技術的開放平臺,以統一平臺技術,大力發展產業應用的工業App,將是破解現有物聯網困境的突破口,因此,研華正在把自家發展的工業物聯網云平臺進行解構與重建,也就是藉由模塊化、微服務化,讓產業系統集成伙伴們能更容易獲得所需要的部分功能模塊,再進一步與研華以共創的模式,向市場提供完整服務,拓展更廣闊的商機。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逐步深入,為確保 “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以及“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兩化融合”新型智慧水處理應用成必然之勢,如何有效推進邊緣智能與云平臺、大數據的跨界整合已然成為水行業生態發展的關鍵所在。
水源地/河道水質在線監測解決方案、城市河川防汛/防洪預警系統解決方案、攔河堰引水與水文警報監控解決方案、智能供水管網解決方案……一系列完善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為研華科技贏得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水務管理智能化進程。
本文系研華工業物聯網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