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峽集團與湖北省政府簽署合作推動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框架協議以來,長江環保集團湖北省區域公司以城鎮污水處理為切入點,按照163字三峽治水方略,從試點先行到全面鋪開,統籌推進湖北省各市縣水環境綜合治理。抗疫情、保生產、創新招、重發展,湖北省區域公司上下齊心、日夜奮進,交出三峽答卷,湖北治水實踐中的三峽治水模式機制初見成效。
規劃超1000億,項目不斷落地開花
截至目前,湖北省區域公司業務區域覆蓋省內40個區縣,共設15個工作組,與湖北省及下轄各市、縣政府簽訂8份協議,預計年底可實現年度項目落地投資目標。跟蹤、規劃近期項目投資超1000億元,其中超10億項目39個。
創新模式機制,大保護工作推陳出新
湖北省區域公司創新實施了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流域治理“湯遜湖模式”和政企全域合作“高新模式”,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不斷推陳出新,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探索“四統一、兩統籌”流域治理模式。湖北省區域公司在湯遜湖綜合治理中創新流域水環境治理機制體制,成功實現從概念化的四統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支付)流域治理理念轉變為可落地的、可操作的“四統一、兩統籌”(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統一監管、統一驗收、統一運維、統籌支付)的流域治理理念。
聚焦政企全域合作模式。長江環保集團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合資組建武漢市三峽光谷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集中管理全區資源、資產,以實現資源集約使用、項目高效運轉,以打造武漢東湖高新區城市“水管家”為目標,開啟政企全域合作新模式。在武漢軍運會召開前夕,長江環保緊急受命實施高新區南湖流域管網混錯接改造,及時解決了6萬噸污水入湖問題。2020年汛期,通過三峽集團科學調水方案,幫助東湖高新區解決了約600萬噸水排澇問題,保障了東湖高新區金融港片區免遭內澇災害。目前,雙方已合作高標準打造東湖高新區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該規劃已于2020年8月16日通過院士專家會評審。
打造四個“首批”,湖北區域成效亮眼
推動武漢市疫后首批重大工程復工復產。2020年3月21日上午, 三峽集團位于武漢市蔡甸區、新洲區、東湖高新區的3個長江大保護項目開工建設,這是武漢市除疫情期間沒有停工的民生類項目(水電氣等)之外,第一批實現開工建設、穩投資、穩就業的重點項目。長江環保集團按照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的《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計劃》,認真編制疫情防控方案、應急預案、復工方案,嚴格全面落實“五個到位”,在確保生產安全前提下有序開復工。
啟動流域治理模式項目。2020年8月6日,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項目中標,“四統一、兩統籌”的流域治理加速實踐。在該模式下,長江環保集團與武漢市正按照“分級實施、統籌推進”思路有序開展,編制完成了《湯遜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形成共包括7大板塊、107個項目的項目庫,項目庫總投資228.45億元。2020年3月,武漢市政府正式發布《湯遜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
實施EPCO項目。2020年7月22日,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組建的聯合體中標三峽集團EPCO項目——光谷中央生態大走廊空中軌道樁基土建預埋工程。EPCO模式的成功實施是公司與地方政府實現政企合作,探索長江大保護新模式、新機制的重要成果,將為加快推進武漢治水亮點城市進程。
開創武漢區域EOD理念項目落地示范。2020年8月20日,三峽集團生態大走廊生態旅游示范區一期工程正式簽約。該項目通過 EOD模式實施,是打造三峽治水“新樣本”、實現長江大保護事業從“水生態”向“水經濟”邁進的重要探索;通過旅游專線串聯沿線生態產業,有效融合環境治理和生態產業打造,是“兩山理念”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實踐。
隨著各個項目相繼落地開工,長江大保護工作將在湖北區域全面布局,深入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生態修復等多元化業務,為生態環境保護發揮更大作用,讓三峽智慧在荊楚大地上書寫滿意答卷。
原標題:三峽答卷 卓見成效丨湖北區域長江大保護工作綜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