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建設與管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上指出,成立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建設與管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助于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加快補齊農村廁所標準體系短板;有助于推動標準實施推廣,提升相關主體和人員實施應用標準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會上強調,要針對當前農村改廁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抓緊編制急需的有關標準;同時,確保制訂修訂的每一項標準都經得起實踐檢驗。
要求,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組織開展科研攻關、技術集成和試點示范,提供更多適合農村實際、經濟實惠、老百姓樂見樂用的新技術新產品。
在建設“美麗鄉村”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大背景下,農村改廁成為重要的一環。不僅如此,這也是補短板要求下不可忽視的領域。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條件不足,或者地處偏僻的鄉村,改廁的推行可沒有那么簡單。
比較突出的矛盾就在于,改了沒?改了以后用了沒?什么原因沒有用?出現了問題有人解決嗎?改廁之后是否感覺更方便了呢?這就是之前引起熱議的#數字工程#話題,即改廁報數據,“一改了之”。
為此,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高農村改廁工作實效的通知》。明確要求,不能簡單照搬照抄,不能搞“數字改廁”,要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能為改而改,片面追求衛生廁所普及率,不能簡單下指標、壓任務,字字珠璣,直指農村改廁矛盾。
好好的民生工程,不僅要有好的初衷,更要有好的落實方案。專家評,“農村改廁,下大力也要用巧功”。
2020年上半年,全國一二類縣共完成農村戶廁改造約300萬戶,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已超過60%。這是好事,但同時也要經得起督察,經得起考核,讓居民真正體驗到改廁的好處。
為此,農村改廁才需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根據實地情況,如山區、平原的不同,如經濟條件的不同,如基礎設施覆蓋情況的不同,如農村居民意愿的不同等。一方面,是改廁過程中的分類施策,以及整體配套方案的到位;另一方面,是聽取民意,讓用的人有發言權,增強獲得感。
雙管齊下,才能實現改廁的目的——方便。
目前,我國農村改廁方案細節上不同,大體上有一些常規路線,比如沖水式:適用于南方水源充足,氣溫不太低的地區。再如雙甕化糞池,一般比較適用于土層厚,雨量中等的溫帶地區,如我國的淮河流域,結構簡單造價低,且衛生效果好。
在“量體裁衣”的前提下,這些常規路線會牽出諸如“水沖式蹲便或坐便+甕式化糞池”、“五有廁屋+注塑化糞池”、“雙坑交替式+下水道水沖式+三格化糞池式”等模式,還創新了免水沖微生物環保廁所、農村秸稈發酵節能型旱廁、新型農村源分離生態廁所等新技術。
小問題,大民生,我國在農村改廁這件事上還是下了大工夫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