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成為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譽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外的“第四大”能源。億農林生物質為例,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產生約7億噸的秸稈,按照能量折合約3.8億多噸標準煤。
2020年生物質能搭載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順風車”,新增發電項目可獲得補貼。政策顯示,對于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將根據上一年度項目所屬行業平均上網小時數和項目所在省份中央財政度電補貼強度等條件,測算項目所需補貼額度。
生物質能補貼的確定,為完善生物質發電補貼機制、推動生物質發電行業多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根據前不久國家電網發布的2020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可知,納入補貼清單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共計57個,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15個;
2020年9月3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公布第四批次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項目清單,并上報國家主管部門,生物質發電項目總計67個,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18個。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農林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5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138萬千瓦。有專業人士指出,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但發展較緩慢,農林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占全國0.41%。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生物質發電相關企業6696家,2019年新增企業達1098家,2020年前八月新注冊量為840家,同比增長10.7%。其中全行業61%的企業注冊資本高于1000萬。
看來已經有不少企業瞄準了生物質發電領域。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板塊,未來農林生物質發電將會獲得新的突破。
農林生物質發電是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另一種主要的方式是集中在液體燃料方面。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指出,要繼續嚴控農林生物質純發電項目,大力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鼓勵生物質能非電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
生物液體燃料多元化開發利用的一種,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質熱解油。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生物柴油處于產業發展初期,生物質成型燃料主要用于城鎮供暖和工業供熱等領域,尚處于規模化發展初期。
相關領域的發展尚有余地。自然基金會的《能源報告》認為,到2050年將有60%的工業燃料和工業供熱都采用生物質能源。另有數據預計,2020年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元。
足以看出農林生物質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非電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的途徑和技術等會越來越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