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剛剛透露,自11月5日起組織開展2020年秋冬季揚塵治理專項督導行動。
分3個組,采取“四不兩直”的檢查方式,重點圍繞建筑施工工地、工業企業料場堆場、露天礦山、道路、石材加工等揚塵污染源,對濟南、德州、聊城3市進行督導。
“符合免予處罰情形的依法依規免予處罰;對群眾反映強烈和惡意、重大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堅決杜絕‘一刀切’”
現在又迎來了《山東省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
方案稱,目前山東還面臨近期部分市PM10日均值超標天數明顯增加,部分城市降塵監測結果在“2+26”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壓力。
因此,2020年11月-12月,山東將針對建筑、市政、拆除、公路、水利等各類施工工地和渣土等物料運輸車輛、道路、工業企業料場堆場、港口碼頭、露天礦山、石料加工等揚塵污染源進行專項整治。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的2020年11月及2020-2021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會商表示:
北方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
后冬時期(2021年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冬季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上可能接近2017/2018年冬季;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1月中下旬有可能出現較長時間污染過程。
氣象條件不樂觀,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措施能否落實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山東也緊抓顆粒物,揚塵污染矛盾點,積極為空氣質量在秋冬季特殊時期,以及“十四五”時期的持續改善攻堅克難。
在專項行動支撐下,山東打擊揚塵違規違法行為的力度將可見提升。山東住建部也曾明確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查處渣土運輸違法案件14215件,罰款金額1716萬元;累計查處工地揚塵違法案件3305件,罰款金額2749萬元,處罰存在“寬、松、軟”現象。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缺乏長效性、連續性。
下一步,也就是圍繞這些問題,結合《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各個擊破。
早在4月,山東住建廳就發布了《山東省房屋建筑工地施工揚塵防治導則》,作出了具體規定: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時應充分考慮揚塵防治要求,鼓勵工程項目采用BIM技術;
施工現場應建立健全揚塵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對施工全過程揚塵污染防治進行動態管理;
施工現場應嚴格落實工地周邊圍擋、產塵物料堆放覆蓋、土(石)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施工揚塵防治六項措施;
土(石)方工程作業前,施工現場應配置符合要求的PM10揚塵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
揚塵污染防治費用應列入工程預算;
工程項目應在工地大門口顯著位置設置揚塵防治公示牌;
主管部門應及時受理揚塵污染相關投訴、舉報事項......等。
目前,《山東施工場地顆粒物(PM10)排放控制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也已經亮相。逐漸的,山東揚塵治理呈現“合圍”之勢,加快補短板,完善揚塵,尤其是施工場地揚塵的全過程管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