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江蘇依托全省統一的環保信用評價系統,對排污企事業單位實施公開透明、自動評價、實時滾動的環保信用監管,目前,參評單位已超9萬家,其中1.1萬家單位的法人主動作出了環保信用承諾。
為進一步加強環保信用建設,有效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切實加大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支持,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日前,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環保信用建設推進綠色金融工作的指導意見》。
執行差別化綠色信貸政策
01
完善授信政策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授信全流程,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將生態環境部門對企事業單位環保信用評價結果作為授信決策的依據之一。
實行差別管理
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環保信用等級為綠色的企事業單位予以積極的信貸支持;對環保信用等級為黃色的企事業單位嚴格貸款條件;對環保信用等級為紅色、黑色的企事業單位審慎授信,在其環保信用等級提升之前,不予新增貸款,并視情況逐步壓縮貸款,直至退出貸款。
強化監測評估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密切關注生態環境等部門發布的環境信息、授信客戶及項目在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行為和影響,加強風險監測評估,對有潛在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客戶,制定并實行有針對性的貸后管理措施。
開展差別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02
合理設定保險條款
各保險機構應將環保信用評價結果作為評估投保人環境風險的依據之一,合理設定適用于投保人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條款,并根據財產保險產品管理相關規定及時報備。積極推進對沿海、沿江化工區等重點區域以及涉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等環境高風險領域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逐步提高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覆蓋范圍。
實行差別化的費率
建議保險機構根據投保人環保信用評價結果,采用差別化的保險費率,對環保信用等級為綠色的企事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在費率方面實行優惠,對環保信用等級為黃色、紅色、黑色的企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程度的費率上浮。
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各保險機構要發揮在環境風險防范方面的積極作用,結合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做好對投保人環境風險管理的指導和服務工作,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加強對投保主體的環境風險監控。特別是要加大對環保信用等級為黃色、紅色、黑色企事業單位投保人的風險監測力度,及時提示風險隱患,發現問題要盡快反饋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督促投保人實施整改,并持續關注整改進展。
加強金融與生態環境部門間交流合作
共同推動環保信用建設
生態環境部門要堅持排污企事業單位應納盡納。各銀行保險機構在客戶準入中,要提示已經參加環保信用評價的企事業單位主動提供環保信用評價信息。
嚴格落實環保信用評價要求
生態環境部門要及時歸集環保信用信息,及時將環保信用信息變化情況告知相關單位,建立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半年對外發布制度,嚴格落實環保信用信息變更程序。
及時共享環保信用評價信息
省生態環境廳每季度向江蘇銀保監局匯總提供參加環保信用評價的企事業單位名單和等級,江蘇銀保監局通過省銀行業協會和省保險行業協會轉發給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各銀行保險機構根據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加強客戶預警分析、授信和風險管理全流程監控,并建議執行差異化授信和承保政策。
完善相關組織協調機制
04
加強溝通對接
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與各銀保監分局建立協調機制,加強溝通對接,確保各項要求得到貫徹落實。
完善統計制度
江蘇銀保監局將對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在綠色信貸工作中的落實情況納入銀保監會綠色融資統計半年報制度,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填報、嚴格執行統計要求。
注重總結宣傳
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各銀保監分局和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及時反映環保信用建設和綠色金融服務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適時總結工作推進中形成的良好做法和經驗,形成共建生態文明、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良好氛圍。
原標題:江蘇出臺加強環保信用建設推進綠色金融工作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