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深圳環境監測質控技術研究創新中心2021年第二期技術交流活動暨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技術研討會在深圳隆重召開,碧興物聯(原中興儀器)作為受邀企業,攜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領域高科技產品及解決方案參加了此次活動,并在活動現場發表了《水生態監測體系探索與實踐》的精彩主題演講。

碧興物聯展臺現場
活動現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劉廷良在活動開幕式致辭,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科研院所的專家、高校學者、企業家代表參加會議。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劉廷良致開幕辭
此次活動由總站水生態環境監測室、深圳創新中心聯合舉辦,主題圍繞 “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旨在搭建環境監測行業交流平臺,匯聚監測領域各方智慧力量,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推水生態環境監測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攜先進的水文水質全系列產品重裝亮相,受與會專家關注與肯定
在監測技術成果應用示范展示會場,碧興物聯攜全系列水文水質監測產品參展,展品包括水質特征因子監測產品、地下水監測產品和傳感器類溯源預警監測產品,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的駐足咨詢。
其中,碧興物聯現場展出了伏安法技術平臺重金屬、蒸餾法技術平臺揮發酚等特征指標監測儀器;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基于低流量采樣洗井技術的地下水自動監測產品受到了與會領導專家的關注與肯定;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雷達水位計、多普勒流量計、壓力式水位傳感器、超聲波泥位計、水質監測傳感器(COD、氨氮、pH、電導率、溶解氧、濁度等)等產品豐富了應用場景,可實現水文水質要素精準在線監測的目標。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劉廷良等領導與多位與會專家蒞臨碧興物聯展臺,就產品技術原理、優勢特點等方面與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劉廷良參觀指導

工作人員與與會嘉賓溝通交流
二、發表水生態監測體系探索與實踐主題演講,分享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創新的技術應用
在此次技術研討會上,碧興物聯結合“十四五”水生態監測的規劃重點任務發表了水生態監測體系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在感知層技術研發方面,碧興物聯進一步完善了水生態監測指標,基本實現了水質監測儀表水質全要素監測;在地下水監測方面,突破了采樣的技術難點,成功研發出地下水在線監測系統;在遙感監測、污染通量監測方面,將會陸續推出智能無人機場遙感監測方案、排污口污染通量+斷面污染通量監測綜合解決方案。在平臺層技術方面,發布了面向生態監測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技術支撐平臺(應龍平臺),圍繞“通信協議標準化”、“監測數據真準全”對前端設備、網絡傳輸通信、平臺接入進行統一設計,應用區塊鏈技術對傳統的監測質控系統進行升級,打造監測業務信用體系。
交流報告還分享了公司基于高頻監測+流域要素空間關聯+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水質污染溯源應用的成功案例。

碧興物聯環境設計院院長楊希發表主題演講
“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深化水環境質量監測評價,提升水環境預警和水污染溯源能力,構建水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為此,碧興物聯將繼續加大水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持續提升在水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服務能力,共同推進水生態環境監測水平再上新臺階,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本文系碧興物聯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