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于2021年會暨建院五周年學術交流論壇上發布《2020中國氣候融資報告》。該報告是中財大綠金院連續第十年發布的年度中國氣候融資報告,是國內少有對氣候融資做出全面、綜合以及前沿討論的研究成果。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助理院長崔瑩發布該成果。
該報告系統梳理了全球氣候融資、中國氣候融資、生物多樣性融資、多邊開發銀行氣候融資的進展和現狀,并對國內外氣候融資所涉及的政策體系、氣候投融資工具、碳市場發展、理論體系進行了全面解析。此外,考慮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對全球經濟發展、能源消費、碳排放的影響,本年度報告特別添加了疫情防控的章節,從疫情的全球影響和氣候融資支持疫情防控的雙重角度對2020年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表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正逐年提高,2020年在有拉尼娜現象存在的前提下,依舊打平了2016年創下的高溫記錄,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為全世界各國都敲響了警鐘。為助力中國有序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保障氣候資金的充分供給意義重大。得益于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領先經驗,氣候投融資在過去一階段內已實現了顯著的發展,氣候金融產品創新推出,氣候投融資的模式不斷豐富,對中國的氣候行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而在當前的后疫情時代,如何更好地發揮綠色復蘇對于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將是氣候投融資在下一階段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中國應當盡快完善氣候投融資的標準體系,推出更多的氣候友好型金融工具,切實加快我國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步伐。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助理院長崔瑩表示,2020年是中國氣候金融蓬勃發展的一年。一方面氣候投融資政策體系初步建立,《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將氣候投融資提上議程;另一方面,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政策文件陸續出臺,為2021年全國碳市場的交易啟動奠定了基礎。中國也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承擔著愈發顯著的作用。未來,中國應當大力推動氣候投融資的發展,加快碳市場建設,探索生物多樣性融資,同時推動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為全球氣候融資的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與促進作用。
原標題:IIGF新聞|中財大綠金院發布《2020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