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速遞
本屆展會共有【水處理】【氣處理.廢氣處理.除塵.空氣凈化...】【固廢處理.環衛清潔. 干燥設備...】【環境監測 儀器儀表館】【泵.閥.水箱.管件】【過濾.風機.離心機.鍋爐】六大展館,匯集眾多優秀環保企業,11月8日-12日,線上直播,精彩不停!
政策法規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于2021年11月3日制定。
明確“十四五”期間,煤電機組改造規模不低于3.5億千瓦,完成2億千瓦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增加系統調節能力3000-4000萬千瓦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實現煤電機組靈活制造規模 1.5 億千瓦。
地方動態
2021年11月1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開展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設工作的通知。
指出,天津市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設(以下簡稱示范建設)采用“1+N”的模式,即“1”為行政區域、“N”為多個重點領域,行政區域包括區級行政區、功能區、城鎮、商務區等綜合區域,重點領域包括建筑、企業、工業園區、社區等單個類別。
2021年11月1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1部門印發。
要求,充分發揮節能的“第一能源”作用,將2021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7250萬噸標準煤左右,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綠色北京建設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11月1日,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
從參與碳達峰頂層設計、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碳排放監測體系、深化規劃政策與技術研究及加強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保障五個方面,推動減污降碳取得新突破,助力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實現。
2021年11月1日,福建省生態環境印發。
要求,到2022年底,福建省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監管與環境監管聯動機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基本滿足省內需求。
2021年11月1日,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
目標為,到2022年,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萬個;到2025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萬個。
2021年11月2日,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編制。
明確,到2025年,全省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比2020年增加2490萬噸左右,力爭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綠色化、規模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和骨干企業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形成一批綜合利用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
2021年11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
為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社會監督,嚴肅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制定,對通過有獎舉報渠道舉報及其他渠道獲取的實名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給予最低100元,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
2021年11月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
指出自治區2021、2022、2023年的能耗雙控目標,明確到2023年,單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9.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1.3%左右,綠色能源發電裝機力爭達到3300萬千瓦,綠氫生產規模達到20萬噸/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達到29.5%以上,并累計創建100家綠色工廠,建設12個綠色園區。
2021年11月4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
要求,2021年底前各設區市完成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單位規劃布局,2022年底前各設區市初步建成危險廢物集中收集體系,實現危險廢物申報、收集、轉運、利用、處置一體化服務,服務區域和收集種類全覆蓋,建成全程可追溯的監控體系,有效防范環境風險。
企業動態
2021年11月1日,三峽國際與華為數字能源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互相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重點加強海外市場拓展,利用雙方資源和技術優勢,持續開展智能先進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在光伏、儲能領域持續深化合作,攜手打造世界一流智能光儲項目。
2021年11月2日,海發集團簽約儀式暨第二次董事長聯席會議在區中外企業家會客廳舉行。
會上,海發集團與惠城環保、思普潤、華世潔三家公司共同簽署《關于組建環保集團推動區域性環保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組建青島海發環保產業控股集團,作為區域性環保產業發展平臺,譜寫環保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2021年11月3日,海螺集團100%控股子公司稱,將在蕪湖高新區投資建設“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
該研究院以“產業降碳、技術減碳、綠色低碳”為研究方向,打造高層次“三碳”創新平臺,重點實施碳資源管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節能技術開發及相關技術咨詢等服務。
2021年11月3日,海天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人民幣19,997.7245萬元向康恒環境增資入股。
項目進展
2021年11月2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公示。
浙江省瑞安市全域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從公開招標轉單一來源,項目預算超64億,擬定供應商為瑞安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