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國家發改委、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指出,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國基本水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制約。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緩解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選擇。
我國在“十三五”節水型社會建設主要目標指標完成情況,見下圖:

“十三五”時期用水效率明顯提高——
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 28.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39.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 0.565,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為 10%左右。《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年節水能力98億立方米。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 92.5%。
推進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在全國 100 多個城市開展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0%左右。節水示范取得顯著成效。創建十批共 130 個國家節水型城市,其用水總量占全國城市用水總量的 58.5%。完成 2.29 萬個節水型企業、5.56 萬個節水型機關、1.73 萬個節水型學校、2.56 萬個節水型居民小區和 1.33 萬個其他節水型單位(醫院、賓館等)建設。
目前還存在的主要問題——
工業用水方面。部分地區產業空間布局與水資源承載能力不匹配。部分行業用水重復利用水平偏低,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農業用水方面。用水量大、用水效率總體較低,華北、西北等缺水地區仍存在超定額用水等用水不精細現象。種植結構仍不合理,適水種植未全面普及,旱作農業發展滯后。全國節水灌溉面積占灌溉總面積不足 50%。不少灌區渠系建筑物老化、損毀嚴重。
非常規水源利用方面。還未形成按需供水、分質供水格局。雨水、礦井水、苦咸水利用能力不足。沿海缺水地區還未將海水淡化水作為主要備用水源,規模化利用程度不夠。超采現象仍然存在。
《規劃》提出節水原則——
以水定需、節水優先;夯實基礎、重點突破;分類施策、落實責任;制度創新、科技引領。
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目標指標,見下圖:

《規劃》規定節水的主要任務——
提升節水意識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加大節水公益性宣傳力度,普及節水知識,倡導綠色消費。推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2021 年底前,南水北調受水區 45%左右縣(區)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到 2025 年,北方 60%以上、南方 40%以上縣(區)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
堅持以水定需。根據流域區域水資源條件,建立分區水資源管控體系。完善用水定額體系,加快制修訂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省級用水定額,強化用水定額在規劃編制、水資源論證、節水評價、取水許可、計劃用水、節水載體建設、考核監督等方面的約束作用。另要加強全過程的監管工作。強化取水許可管理,實行動態監管,從嚴審批新增取水許可申請,切實從源頭把好節水關。
到 2025 年,創建一批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示范園區;遴選火電、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造紙、印染、食品等行業水效領跑者 50 家;黃河流域相關能源、化工基地,嚴格區域產業準入,新上能源、化工項目用水效率必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超過 170 億立方米;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過 25%。
《“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全文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