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冬季是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為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全省大氣質量,11月2日召開的2021年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推進會明確提出,要時刻牢記生態環境保護長遠賬、五年賬、當年賬、眼前賬,堅持對生態環境問題“零容忍”,全力以赴完成大氣污染防治硬指標硬任務。
這意味著今年我省的“秋冬防”工作正式啟動。
今年1月—10月份,我省的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明顯,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2.4%,6項大氣污染物指標中,除O3濃度同比上升0.6%外,其他5項指標改善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和突出問題,特別是11月和12月是一年中大氣污染防治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其空氣質量改善成效直接決定了全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容不得絲毫松懈。
11月3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各市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第一次調度會;11月4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舉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第一次會商研判會;11月10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第二次調度會……關于秋冬大氣污染防治主題的會議密集舉行。
省生態環境廳明確要求,各市要加快推動完成各項治理任務,加強會商研判,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強化監督執法,深化全省“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對未完成年度改造任務的企業要堅決實施最嚴格錯峰生產,對供熱供氣企業要以熱、以氣定產。
與此同時,我省對鋼鐵、焦化、有色、鑄造、化工、建材等重點涉氣行業企業明確了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時間,時間為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
全省各地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迅速展開,紛紛通過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牢牢掌握這場“戰役”的主動權。
可以用一組數據來反映今年太原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目前,太原確定全市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7微克/立方米以內,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不超過7天的攻堅目標。并提出,年底前美錦鋼鐵壓減粗鋼產量23.6萬噸,全市6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在2021年11月15日到2022年3月15日停產;93家企業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75家重點行業企業要完成144項VOCS治理任務;年底前太鋼、太原二電廠清潔運輸比例達到100%等等,從各方面都設定了量化考核和目標責任,任務更明確。
忻州市則是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和散煤綜合治理。進一步擴大“禁煤區”范圍,落實“禁煤區”管控要求,除煤電、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企業外,禁止儲存、銷售、燃用煤炭。同時,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嚴格落實“兩高”行業管控要求,全面清理產能過剩行業違規項目。此外,全面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運輸,強化揚塵污染管控,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
秋冬季居民取暖既是重大環境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針對今年特殊天氣情況,臨汾市提前做好供暖準備,檢查管網設備老化問題,隨機抽查餐飲業油煙治理工作,檢查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精準化采取針對性措施,徹底解決“有設施,沒作用”“有措施,沒效果”問題。
長治市緊盯排放大戶企業,強化工業污染執法巡查,動態清零散亂污企業,持續抓好重型貨車、油品質量、柴油貨車、尾氣排放等交通污染整治。該市加強氣象研判,健全完善溝通會商機制,提前預警、及早行動,落實落細應急減排及錯峰生產措施。
我省其他市也都因地制宜從實際情況出發,迅速采取應急管控措施,有效減少污染物積累,并壓實秋冬防治理攻堅政治責任,開展執法檢查,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堅持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山西全力以赴完成大氣污染防治硬指標硬任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