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第十四屆(2021)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盛大召開。本屆論壇由澳門工程師學會主辦,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中國臺灣中華環境工程學會和香港廢物管理學會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環衛中心支持。
出席論壇的領導有澳門環境保護局代局長葉擴林,澳門工程師學會理事長蕭志泳和副理事長賴健榮、黃杰勇、周子鍵,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晶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童琳,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環衛中心主任陳冰、副主任劉慶麗,中國臺灣中華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林正芳,香港廢物管理學會會長鄭俊平等。論壇主辦方澳門工程師學會設主會場,北京、杭州、香港、中國臺灣等地各設分會場共同舉辦,廣大會員單位和業內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3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積極參加學習交流。

澳門環境保護局代局長葉擴林在會上致辭,他對全體籌備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肯定了歷屆論壇為促進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固體廢物管理技術交流與合作以及對澳門垃圾收集與資源循環利用等技術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在致辭中對本屆論壇的主辦方表示了感謝,感謝澳門工程師學會歷經兩年的時間,排除疫情的種種干擾,精心策劃,認真籌備,同時感謝中國臺灣中華環境工程學會和香港廢物管理學會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徐文龍會長總結回顧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自2007年在臺北發起、每年輪值主辦的過程并指出,通過開展學術研討、經驗交流和實地考察等活動,互相學習借鑒,加強合作共贏,論壇十四年來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固體廢物處理技術、政策和管理經驗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推進大陸、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固體廢物管理技術進步,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澳門工程師學會理事長蕭志泳主持會議,并以“資源回收,共建新機”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固體廢物的處理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繁榮昌盛,能夠將大量日常固體廢物轉變形態后再重新被利用,產生二次價值,這使得城市垃圾在處理環節的負載減輕減碳,亦能夠有效地向市民帶出環保概念,迎接社會環境新機遇、新景象。中國臺灣中華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林正芳和香港廢物管理學會會長鄭俊平分別發言,他們表示,將共同推動新時期我國固廢管理和污染防治與資源再生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為海峽兩岸暨港澳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論壇邀請了分別來自北京、杭州、上海、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等地(清華大學、杭州市城市管理局、上海同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國臺灣信鼎技術服務公司、香港廢物管理學會、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澳門工程師學會等)的13位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發表精彩演講。大家圍繞主題“資源回收,共建新機”,針對垃圾焚燒廠管理模式、利用GIS預測建筑環境存量及排放變化分析、有機垃圾新型就地處理方案、污泥中新型水泥基自修復凝膠以及垃圾分類收集、循環利用、雙碳背景下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的挑戰與發展方向等問題相互交流和分享經驗,以促進兩岸及港澳更緊密的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最后,論壇完成了簡短的線上交接儀式,讓我們共同期待 “第十五屆(2022)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明年在香港舉辦!
原標題:第十四屆(2021)海峽兩岸暨港澳固體廢物管理論壇圓滿成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