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為進一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及省、市相關要求,瀘州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城管執法局積極組織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用設施開放強化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提升生態文明理念。
納入目標考核 注重開放實效
如何進一步保障公眾的監督權、參與權、知情權,提升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實效?瀘州市對此高度重視,強化了對各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的考核問效,將環保設施開放工作納入對區縣政府和市級部門生態環境“黨政同責”目標考核內容,對未完成開放任務的扣減相應分值,并要求各區縣均要組織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開放情況也一并納入考核。同時,動員設施單位積極應用生態環境部環保設施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上線,積極組織周邊學校學生、社區和村社居民、企業干部職工等參與。
補齊設施短板 提升開放質量
為補齊設施單位薄弱環節,規范化開展活動。瀘州市組織各設施開放單位負責人,以座談會的形式互相聽取設施開放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工作人員配備、點位講解、周邊產品制作等方面進行統一規范。多部門聯動發力,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優勢,將企業職工、高校和中小學學生納入設施單位普及的重要人群,并對設施單位的運行情況進行幫扶指導。
根據瀘州四家設施單位地域特點,最終形成“環境監測設施+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子產品處理設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2+2”組團開放模式,有效串聯設施單位,充分發揮開放單位的位置優勢,解決設施單位組織開放難的問題。
借力志愿服務 集中宣傳引導
如何讓公眾對環保設施的運行和作用有直觀地了解?一批扎根設施開放單位的“綠芽”環保志愿者講解員們在培訓后,成為了公眾參觀環保設施的向導。通過優秀志愿者的服務帶動,現場深入淺出、貼進生活地講解,加強了社會各界了解生態環境污染防治的渠道,有利于破解“鄰避”困境,為保護環境搭建新的展示、溝通平臺,有效實現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線上開放發力 引發社會關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依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能出門怎么辦?線上“云參觀”來幫你。為了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便可直觀了解環保設施運行全過程,瀘州市策劃制作了環保設施單位的“云參觀”視頻和VR全景視頻,在全省率先完成“云開放”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生硬專業的工作流程,視頻一上線便受到廣大市民群眾熱捧,累計點擊量超80萬;為增強“云開放”活動的趣味性,還在VR全景視頻的場景中創新融入彩蛋抽獎功能,公眾在線上參觀的同時也化身尋寶人,趣味性和互動性二者兼得,VR全景活動在線打卡人數近萬人。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有效形成了宣教合力。
依托“綠芽”行動 實現異地開放
通過整合環保設施單位開放資源,融入瀘州市“綠芽”環境教育基地開放活動,在環保設施微縮模型館,“綠芽”環保志愿者輔以“云參觀”視頻講解,讓公眾能夠更直觀感受設施工藝流程和處理效果,以虛實結合的形式實現了環保設施的“異地開放”。開展環保公益宣講進校園活動中,將環保設施開放納入宣教課程,打造環保設施“云開放”課堂,突出設施開放的靈活性和科普性,有效提升青少年參與度。
近年來,瀘州市大力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全市已有4家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實現了對“環境監測設施”“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的全覆蓋。同時,將全市7個區縣符合開放條件的環保設施納入開放管理。2021年,全市累計開展環保設施開放活動80余場次,線下累計接待參觀人數6000余人次,較好地實現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效果。
原標題:從“閑人免進”到“開門迎客” 瀘州市扎實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