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會議精神,我們推出“劃重點”欄目。今日推出“劃重點”第七篇,看看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一、在工作思路上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在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同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保障和生態環境保護,
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工作,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二、在工作部署上
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1.要統籌發展與保護
堅持系統觀念,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考慮生態環保工作,找好結合點、著力點和突破口,做到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要把握好工作節奏
既要有打攻堅戰的決心,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保持戰略定力和耐性。
合理設置階段性任務目標,科學把握時序、節奏和步驟,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
切忌簡單浮躁、貪功冒進,“層層加碼、級級提速”。
3.要突出工作重點
結合各地實際,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中的生態環保要求、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標志性戰役、聚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三、在工作推進上
要把握好策略和方法,突出精準、科學、依法,做到四個“更加堅持”。
1.更加堅持問題導向
要通過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對問題精準定位、科學施策,從體制機制、政策措施、責任落實上發力,把解決“點”上的問題上升為完善“面”上的制度,從而推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把問題搞準搞實,只有準確識別問題,才能科學施策解決問題。
鼓勵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到一線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清實際情況,真正了解問題在哪里、困難有哪些、該如何解決,做到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五個精準”。
2.更加堅持依法監管
要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堅決守住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
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該嚴的要嚴,用重典、出重拳,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加快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將排污許可作為企業合法生產的“身份證”,有效銜接排污許可制度和環評制度,推動實現從污染預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過程監管。要以此為抓手,推動企業守法成為常態。
要加強基層生態環境執法,抓好綜合執法改革與環保垂改“后半篇文章”,確保運行機制、能力建設、法治保障全面到位,實現“真垂管”“真綜合”。
3.更加堅持指導幫扶
在重點任務推進中,對地方既要有督促和指導,又要有支持和幫扶,幫助發現問題并共同推動解決。
對企業等市場主體既要做到嚴格監管,又要做到熱情服務。
要重視企業對環境監管的合理訴求,加強對企業治污的指導幫助,提供必要的政策解讀和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要大力推動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對輕微違法企業,重點督促其作出合法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和企業,尤其是對涉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推進整改要全面客觀掌握情況,不能簡單粗暴,脫離實際。
要留出足夠的整改時間和空間,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圍繞目標解決問題。
4.更加堅持改革創新
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與治理任務、治理需求相適應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要大力推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生態環保工作深度融合。加大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作用,建立健全基于現代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確保數據“真、準、全、快、新”。
要廣泛應用衛星遙感、熱點網格、走航監測等“空天地”一體化新技術新裝備,推廣信息化、高效化的監管執法工具,將非現場監管作為日常執法檢查的重要方式,用科技的手段化解基層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難題。
原標題:劃重點⑦丨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