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2北京冬奧會的進程已過半,自開幕以來就熱搜不斷,就連吉祥物冰墩墩都霸榜多日,到了“一墩難求”的地步,可見賽事熱度和關注度之高。目前,2022北京冬奧會獎牌數已經創造了歷史最佳戰績,世界矚目!
而作為確立了“雙碳”目標之后舉辦的第一個國際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貫徹“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的“成績單”自然也是焦點之一。
綠色低碳冬奧,從100%綠電,到全部綠建,再到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為1的二氧化碳制冷劑,節能率達77.1%的溶液除濕機組,以及“低碳冬奧”微信小程序......接連刷新全球對我國致力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認知和印象。
向未來!堅定依靠綠色轉型的力量
雙碳目標下,我國迎來了“十四五”開年紅。據生態環境部通報,2021全年,我國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9%,同比上升1.5%;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5%,同比上升0.5%,PM2.5、PM10、O3、SO2、NO2、CO平均濃度均有下降,其中SO2和PM2.5的下降幅度最大。
進入2022年,《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等聯袂來襲,送上“開門大禮包”,整個市場的新一輪發展線漸趨明朗。
低碳、減排、節能、降污,劍指再生水利用、危險廢棄物處置、大宗固廢處置、污泥處置、CCUS技術、節能技改、清潔能源、清潔取暖、長江和黃河等重點流域治理、節能建筑發展、污染場地修復、生態農業、智慧環保、海綿城市&無廢城市建設,還有17大高耗能產業節能低碳改造:

全行業覆蓋,“三高”行業預警
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面向全行業,是雙碳戰略下避無可避的新課題,而高排放、高耗能、高耗水行業無疑會成為各級環境監管的重中之重,減污降碳需求也更顯得迫切萬分。
就說首當其沖的電力行業,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主體,涵蓋了2225家電力企業。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曾透露,向首批參與交易的電力行業發放了兩年配額。再說近兩年一直忙著壓減與合并產能的鋼鐵行業,隨著2022年1月,三部委聯合下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已明確“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等具體目標。
緊隨其后,非金屬礦產品、煉油焦化、化工、有色金屬,這幾個名列我國6大高耗能行業,與火電、鋼鐵一并總能耗占據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半壁江山的領域,也已經站上了風口。中國石油大學發布的《雙碳目標下高耗能行業轉型路徑研究報告》就指出,六大高耗能產業有望在5年內減碳3.33億噸,節能折合1.23億噸標煤,不明覺厲。
業界分析,要通過完善行業標準,引領重點行業節能降碳;要分門別類,引導重點行業科學減碳;要綜合施策,支撐重點行業轉型變革;要科學有序,確保重點行業高效升級。
一盤棋,多條路,眾志成城
落后就要被淘汰,這是市場多少悲歡驗證的鐵一般的定律。2022年,環保行業迎來了更具挑戰的開始,也預見了更值得期許的未來。
盛世之景,為節能環保產業的高光時刻續航;千帆競發,志在印刻雙碳時代下的絕唱。朝氣蓬勃的環保產業,躊躇滿志的璀璨群星,交映成輝的綠色科技,與時俱進的創新產品,匯聚6月8日至10日的2022世環會【工業節能與環保展】,你值得一看!

22萬平米,3000+展商,100000名來自化工、制藥、食品、電子、市政等38 個終端領域的專業觀眾,50多場高端論壇......在環保大世界的縮影中尋求展翼的天空,不要猶豫,現在就出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